[1] |
曲金华, 王一舒, 谭桂容. 考虑不同背景场低频降水的延伸期预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57-65. |
[2] |
毛卓成, 马井会, 瞿元昊, 余钟奇, 周广强, 许建明. 2015年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 52-60. |
[3] |
顾婷婷, 骆月珍, 张青, 朱占云. 基于气象因子杭州市燃气负荷预测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107-112. |
[4] |
李永生, 段春锋, 王莹. 多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预测性能对比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61-66. |
[5] |
黄海静, 张京红, 覃文娜, 张明洁, 邢彩盈.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法的海南地区逐时太阳总辐射预测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1): 60-65. |
[6] |
曾晓青 赵声蓉,段云霞 . 基于MOS方法的风向预测方案对比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6): 140-144. |
[7] |
江滢,申彦波,党军. 两种太阳总辐射分钟级预报方法的比较[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3): 85-91. |
[8] |
沈志超,任国玉,李娇,孙秀宝. 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1): 47-54. |
[9] |
李娇,任国玉,任玉玉,沈志超,孙秀宝. 辽宁地区夏季高温极值预测模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6): 50-57. |
[10] |
李雪源, 景元书, 吴凡, 周连, 陈晓东. 南京市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和气象要素的关系及预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5): 46-. |
[11] |
江和文, 赵铭, 郭婷婷, 张丽敏, 孙卓, 高井宝. 基于残差周期修正的辽宁省粮食产量的灰色预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51-55. |
[12] |
吴艳青,崔锦,阎琦. 辽宁汛期暴雨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2): 38-44. |
[13] |
赵连伟金巍张运福曲岩. 辽宁冬季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测概念模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1): 19-22. |
[14] |
马桂婷,. 环氧乙烷储运系统环境风险预测与预防措施[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4): 66-71. |
[15] |
孙宝利,朝柯,李亚廷,翟云佳. 县级气象综合业务工作平台本地化[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3): 4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