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小红, 吴建成, 刘通易, 韩美, 郭弘, 柯小青. 三个典型登闽空心结构台风强降水分布差异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1): 10-17. |
[2] |
董贞花, 齐伊玲, 孔海江. 河南省三次重污染过程的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1): 18-25. |
[3] |
李爽, 丁治英, 赵欢, 邢蕊, 康晓玉, 韩艳凤. 2014年辽宁地区一次短时暴雨过程多尺度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75-83. |
[4] |
安林昌, 张恒德, 李凯飞. 降雨天气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58-70. |
[5] |
贺志明, 邓诗茹, 吴琼, 李磊. 1963-2012年南昌市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 35-43. |
[6] |
占龙飞, 束炯, 陈亮. 行列式街区风场和污染物浓度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61-67. |
[7] |
李倩, 杨旭, 马梁臣, 张俊茹, 孙克敏, 邢丽元. 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48-55. |
[8] |
陈镭, 马井会, 甄新蓉, 曹钰. 上海地区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59-67. |
[9] |
杨关盈, 邓学良, 吴必文, 霍彦峰, 翟菁, 于彩霞, 田磊. 基于CUACE模式的合肥地区空气质量预报效果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51-57. |
[10] |
李晓岚, 马雁军, 王扬锋, 赵胡笳, 刘洪利. 基于CUACE系统沈阳地区春季空气质量预报的校验及修正[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0-18. |
[11] |
吴昌广, 房雅萍, 林姚宇, 马晓阳, 王耀武, 王克桓. 湿热地区街头绿地微气候效应数值模拟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99-106. |
[12] |
杨峰, 李文青, 谢放尖, 陆晓波. 春节期间禁燃烟花爆竹对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4): 48-54. |
[13] |
陈彬彬, 王宏, 郑秋萍, 杨凯. 福建省区域酸雨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4): 70-76. |
[14] |
雷正翠, 钱玮, 夏文梅, 沈琰, 吴晶璐, 吴建秋, 黄文彦, 刘银峰. 常州地区霾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3): 53-60. |
[15] |
张子曰, 李艳, 戴高菊, 王玮琦, 程月星. 北京市朝阳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2): 4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