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顾正强, 龚强, 晁华, 张海娜, 徐红, 朱玲, 沈历都, 蔺娜. 辽宁省海绵城市建设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及其分布差异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1): 59-65. |
[2] |
沈历都, 龚强, 徐红, 王涛, 顾正强, 马雁军. 土地扩张对城市边界层风热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64-74. |
[3] |
李顺姬;李红;陈妙;曹泽磊;黄宇广;李澍. 气象因素对西安市西南城区大气中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59-67. |
[4] |
贺志明, 邓诗茹, 吴琼, 李磊. 1963-2012年南昌市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 35-43. |
[5] |
陈靖, 解以扬, 李大鸣, 李培彦, 王雪莲, 邱晓滨. 天津市典型区域立体多重城市内涝模型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36-44. |
[6] |
郜凌云, 栾健, 王迪, 马虹旭, 栾澜. 辽宁省内陆与沿海城市雷暴活动特征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2): 95-100. |
[7] |
刘金丽, 李娇. 珠海市夏季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2014年异常高温天气环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72-79. |
[8] |
赵珊珊, 高歌, 黄大鹏, 何文平. 2004—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损失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101-107. |
[9] |
陈圣劼, 尹东屏, 李玉涛, 孙燕, 李超. 南京地区城郊降雨差异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27-33. |
[10] |
梁冬坡, 孙治贵, 郭军, 郭玉娣, 王静, 徐俊德. 基于RS和GIS天津市津南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16-121. |
[11] |
王秋京, 王晾晾, 马国忠, 李帅, 姜丽霞.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气象服务贡献率及其效益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42-147. |
[12] |
张子曰, 李艳, 戴高菊, 王玮琦, 程月星. 北京市朝阳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2): 44-51. |
[13] |
姜荣, 陈亮, 象伟宁. 上海市极端高温天气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1): 66-74. |
[14] |
沈澄,颜廷柏,刘冬晴,李菁. 2008—2012年南京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1): 28-33. |
[15] |
邹旭东,杨洪斌,张云海,刘玉彻,汪宏宇. 辽宁中部城市灰霾天气数值模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6): 9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