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磊, 裴琳, 陈宇罡, 夏江江, 汪翔. 1970—2015年蚌埠地区霾日气候资料重建及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39-46. |
[2] |
胡晓, 徐璐, 蒋飞燕, 俞科爱. 宁波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强度霾天气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31-38. |
[3] |
任景全;郭春明;王丽伟;李建平; 刘玉汐; 李琪. 1961—2015年吉林省霜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119-125. |
[4] |
吴刚哲;严金哲;任国玉;索南看卓. 朝鲜中西部地区春季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112-118. |
[5] |
王晓立, 王恬茹, 杨萌, 张娜, 鲁丹, 徐太安. 潍坊市地面水汽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78-85. |
[6] |
李琛, 郭文利, 吴进, 金晨曦. 北京市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99-105. |
[7] |
廖玉芳, 张剑明. 湖南省雨季与中国南方地区不同雨期相关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69-81. |
[8] |
杨丽萍, 冯旭宇, 闫伟兄, 郭晓丽, 秦艳, 贾成朕. 极端气温变化对内蒙古地区榆树物候期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97-102. |
[9] |
陈磊, 俞科爱, 林宏伟, 孙军波, 蒋飞燕, 孙仕强. 宁波市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40-47. |
[10] |
李倩, 杨旭, 马梁臣, 张俊茹, 孙克敏, 邢丽元. 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48-55. |
[11] |
顾婷婷, 骆月珍, 张青, 朱占云. 基于气象因子杭州市燃气负荷预测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107-112. |
[12] |
朱业玉, 宋丽莉, 姬兴杰, 孟寒冬, 李凤秀, 罗璇. 基于分段三次样条函数逐时气象资料模拟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2): 44-52. |
[13] |
缑晓辉, 严晓瑜, 刘玉兰, 桑建人. 银川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58-68. |
[14] |
廖玉芳, 张剑明, 郭凌曜. 1981-2013年湖南省地面温度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22-129. |
[15] |
李石, 张菁, 张淑杰, 宋晓巍, 慕臣英, 徐全辉, 郑闯, 刘青. 沈阳地区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及其预报模型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30-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