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志富,任芝花,张强,邹凤玲,杨燕茹. 自动站小时气温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4): 64-70. |
[2] |
吴曼丽,王瀛,袁子鹏,曲荣强,梁寒. 基于自动站资料的海上风客观预报方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1): 84-88. |
[3] |
金巍,曲岩,卞韬,陈建军. 渤海北部沿海近岸雾的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2): 40-43. |
[4] |
赵雅轩,梁军,石小龙,朱晶,刘小初. 2009年深冬辽宁雨转暴雪和大雪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5): 30-35. |
[5] |
杨洪斌,邹旭东,张云海,汪宏宇,刘玉彻. 城市空气污染二氧化硫数值预报中的背景值对比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5): 69-72. |
[6] |
陈传雷,阎琦,吴艳青,乔小湜,魏红,方斌. 2009年7月辽宁3次局地短时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4): 12-16. |
[7] |
鞠晓慧,曹丽娟,朱建华. 地面自动站气压的台站极值检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3): 48-52. |
[8] |
李宁,董国平,张冬菊,谢国欣. 地面自动站月报表预审初探[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3): 58-62. |
[9] |
燕成玉,闵锦忠,崔粉娥,张宝贵. 秦皇岛市两次极端最低气温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3): 39-43. |
[10] |
彭华青,钱培东,朱凌云. 太湖局地小气候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1): 27-31. |
[11] |
王昊,杨雷,张大为,王丽,王政伟,李树岭,王笑笑. 基于Internet的远程视频监控在自动站观测系统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4): 58-60. |
[12] |
宋军高磊王秀萍. 大连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的差异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1): 58-62. |
[13] |
金巍,曲岩,徐景文,马福安,王岩. 营口和鞍山城市气候变化对比分析及原因探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1): 44-47. |
[14] |
王艳,方晓,高杰. 小波阈值法在地面气象自动站资料审核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2): 42-44. |
[15] |
盛永,陈艳秋,廖国进,黄阁. 0509号台风暴雨过程分析与暴雨灾害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6): 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