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美艳, 余君, 蒋镇, 单薇薇. 重庆地区气温序列均一性检验及订正[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48-155. |
[2] |
刘春涛, 慕臣英, 李德萍, 郭灿, 朱俊翰. 青岛市崂山地区樱桃产量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108-112. |
[3] |
明惠青, 张凯, 侯亚红, 关建华, 息涛, 蔡福, 赵淼, 郭宁, 王阳. 辽宁境内高铁沿线不良气象条件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60-165. |
[4] |
姜荣, 陈亮, 象伟宁. 上海市极端高温天气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1): 66-74. |
[5] |
咸迪, 郑新江, 李雪,李永华. 中国黑戈壁地区气候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2): 81-87. |
[6] |
王继志,杨元琴,王亚强,张光智. PLAM指数跟踪方法对中国沙尘天气过程及其波动变化特征的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5): 92-97. |
[7] |
周晓宇,张新宜,崔妍,王颖,张晓月,赵春雨. 1961—2009年东北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5): 112-120. |
[8] |
朱海霞,宫丽娟,曲辉辉,吕佳佳, 王晾晾,李百超,纪仰慧,闫平,王秋京,姜丽霞,王萍. 1981—2010年黑龙江省夏季土壤湿度演变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5): 34-. |
[9] |
马建勇,许吟隆,潘婕. 基于SP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1961—2009年东北地区5—9月干旱趋势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3): 90-95. |
[10] |
张卉,郭慕萍,赵双巧,江渊. 1960—2008年山西省气温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2): 16-21. |
[11] |
白松竹,李焕,田忠峰. 阿勒泰地区气温日较差的气候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2): 77-80. |
[12] |
隋洪起, 张彩凤, 王秀萍, 祝青林. 1951—2010年大连气温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5): 46-52. |
[13] |
杨艳娟, 任雨, 郭军. 1951—2009年天津市主要极端气候指数变化趋势[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5): 21-26. |
[14] |
虞海燕, 刘树华, 赵娜, 李栋, 于永涛. 1951—2009年中国不同区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4): 1-11. |
[15] |
孙秀忠,孙照渤,罗勇. 1960—2005年东北地区降雪变化特征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1):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