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秀萍, 金巍, 王岩, 侯彦泽, 高磊. 大连地区雷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严重年大气环流背景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2): 61-68. |
[2] |
姚静, 井宇, 刘勇, 赵强, 王楠. 2016年陕西地区首场伴随“高架雷暴”区域性暴雪过程机理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24-32. |
[3] |
郑石, 王冠, 林中冠, 关健华, 黄兴友. 1961-2013年中国强降水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02-107. |
[4] |
任景全;郭春明;王丽伟;李建平; 刘玉汐; 李琪. 1961—2015年吉林省霜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119-125. |
[5] |
刘希文, 李得勤, 韦惠红, 徐双柱, 苟阿宁. 2013年湖北地区两次雷暴大风过程环境及雷达回波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1-10. |
[6] |
朱浩, 孙浩, 王凯, 江梦天, 段春锋, 程向阳. 安徽省云地闪密度与雷暴日数关系的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61-68. |
[7] |
崔慧慧. 郑州地区一次冷锋后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6): 34-41. |
[8] |
徐玉秀, 蒋姗姗, 周福然, 温舟, 白雪, 史虹婷, 胡明, 张翠艳. 1981—2010年锦州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及其与气象产量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82-90. |
[9] |
杜亮亮, 朱卫浩, 田秀霞, 王式功. 邯郸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102-107. |
[10] |
郜凌云, 栾健, 王迪, 马虹旭, 栾澜. 辽宁省内陆与沿海城市雷暴活动特征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2): 95-100. |
[11] |
李永生, 刘伯奇, 王莹, 李菲. 非绝热加热对6月东北冷涡形成演变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9-26. |
[12] |
张婉莹, 孙秀博, 李岚, 吴侃, 秦美欧, 李晓岚. 1961-2014年辽宁地区雾日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77-84. |
[13] |
孔德兵, 汪结华, 尚可政, 叶伟, 赵文婧, 王式功, 杨流贵. 基于天气分型和物理量诊断西北地区东部雷暴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32-39. |
[14] |
梁维亮, 屈梅芳, 赖珍权, 农孟松. 广西地区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及环境场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3): 10-18. |
[15] |
刘强吉, 武胜利, 房靓, 胡雪瑛. 1961-2013年巴州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2): 7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