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永忠, 蔡福, 赵先丽, 王阳. 花后持续干旱对玉米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2): 102-106. |
[2] |
米娜, 蔡福, 张玉书, 赵一俊, 张淑杰, 纪瑞鹏, 王阳, 王贺然, 隋明. 雨养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40-147. |
[3] |
徐玉秀, 蒋姗姗, 周福然, 温舟, 白雪, 史虹婷, 胡明, 张翠艳. 1981—2010年锦州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及其与气象产量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82-90. |
[4] |
刘春涛, 慕臣英, 李德萍, 郭灿, 朱俊翰. 青岛市崂山地区樱桃产量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108-112. |
[5] |
曲姝霖, 仝纪龙, 唐睿, 李佳芸. 西北地区极端高温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停滞的响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78-85. |
[6] |
张慧, 史奎桥, 常松, 杨扬, 李爽, 贾宁, 赵佳. 基于实际蒸散量辽西地区春玉米生物量及产量评价[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88-94. |
[7] |
徐英, 李曼华, 李辉, 姜鹏. 不同发育期的干旱对华北地区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108-112. |
[8] |
彭嘉栋, 蒋元华, 廖玉芳, 陈隆升. 气象因子对湖南油茶产量的影响及其产量模型构建[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3): 89-94. |
[9] |
邱美娟, 宋迎波, 王建林, 王冬妮, 曲思邈, 任景全, 邬定荣, 刘建栋. 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方法中权重系数的确定[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2): 106-111. |
[10] |
赵先丽, 李丽光, 王宏博, 赵梓淇, 蔡福, 于文颖, 张晓月, 丁抗抗, 李晶. 1980-2010年辽西地区春玉米发育期变化及其对产量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1): 84-88. |
[11] |
李瑞英. 鲁西南木本植物生长季及物候期持续日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1): 90-95. |
[12] |
乐章燕,廖荣伟,刘晶淼,卢建立,白月明,梁宏,安顺清,黄鹤. 水分胁迫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地上部分及产量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6): 120-124. |
[13] |
李钰春,袁淑杰,郭晓梅,刘晶淼,梁宏,白月明,安顺清. 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影响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5): 90-97. |
[14] |
张立波, 景元书,陈传雷. 1960—2010年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1): 80-87. |
[15] |
刘景利,杨扬,梁涛,史奎桥,张兵兵,张慧,许长华,宋敏,陆刚. 气象要素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5): 136-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