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传雷, 管兆勇, 肖光梁, 程攀, 杨磊, 黄海亮. 辽宁省极端长历时暴雨时空分布及影响系统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 28-34. |
[2] |
张丽, 徐朋飞, 吴胜平, 董方有. 安庆市降水相态识别判据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30-37. |
[3] |
李崇, 吉曹翔, 夏传栋, 张治, 李典, 孟鹏, 班伟龙, 梁红. 沈阳地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环境参数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43-51. |
[4] |
孙欣, 陈传雷, 梁寒, 杨青, 贺慧, 陆井龙, 赵明. 辽宁地区大暴雨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合成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40-46. |
[5] |
王囝囝, 黄振, 邹善勇, 刘晓初. 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4): 32-38. |
[6] |
应爽, 袁大宇, 李尚锋 . 一次东北冷涡不同阶段强对流天气特征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4): 9-18. |
[7] |
阎琦, 陆井龙, 田莉, 崔锦, 李爽,杨青 . 1971—2011年辽宁寒潮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4): 63-69. |
[8] |
许敏,刘艳杰, 王洁,孙艺桃. 廊坊市回流型强降雪天气及预报指标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2): 31-37. |
[9] |
张晶,姚文,何晓东,吴福杰,赵晓川,王东. 营口地区数值预报降水产品定量检验和预报指标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1): 30-35. |
[10] |
陈静,韩军彩,张素果,阎访,杨鹏. 基于暑热指数的河北省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指标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5): 86-91. |
[11] |
罗玲, 胡亮, 何金海, 娄小芬. 东北冷涡背景下浙江省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6): 35-42. |
[12] |
公颖, 陈力强. 2001-2010年辽宁区域性暴雨阶段性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6): 14-19. |
[13] |
翟菁, 周后福, 张建军, 黄勇. 基于指标叠套法的安徽省强对流天气潜势预警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2): 1-7. |
[14] |
石燕茹, 寿绍文, 王丽荣, 杨荣珍, 赵严厂. 风暴相对螺旋度与强对流天气类型的关系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1): 65-71. |
[15] |
王丽荣,杨荣珍,李朝华,许宏利. 多普勒雷达三维拼图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监测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5): 1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