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小红, 吴建成, 刘通易, 韩美, 郭弘, 柯小青. 三个典型登闽空心结构台风强降水分布差异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1): 10-17. |
[2] |
李燕, 刘晓初, 赛瀚, 张彩凤, 赵惠芳. 大连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9-17. |
[3] |
孙欣, 陈传雷, 梁寒, 杨青, 贺慧, 陆井龙, 赵明. 辽宁地区大暴雨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合成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40-46. |
[4] |
王晓玲, 王艳杰, 陈赛男, 李银娥, 钟敏. 鄂东北地区两次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4): 1-11. |
[5] |
陈超君 李俊 王明欢. 2013年汛期华中区域业务数值模式降水预报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2): 1-8. |
[6] |
杨青,韩秀君,高松影,阎琦,卢秉红,田莉. 1960—2011年辽宁省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1): 34-42. |
[7] |
袭祝香,纪玲玲,张硕. 吉林省重大暴雨过程影响损失评估模型的建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5): 141-145. |
[8] |
李国翠,孙云,李国平,张立霞. “20110809”石家庄西部大暴雨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5): 1-5. |
[9] |
李巧媛,唐明晖. 1962—2011年湖南省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3): 52-57. |
[10] |
肖明静,盛春岩,石春玲,隋明,荣艳敏. 2010年汛期多模式对山东降水预报的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2): 27-33. |
[11] |
杨森,陈力强,周晓珊. 数值降水预报定量集成方法的业务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5): 14-. |
[12] |
张宁娜,黄阁,吴曼丽,梁寒,盛永,刘桂英. 2010年国内外3种数值预报在东北地区的预报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2): 28-34. |
[13] |
李安泰,何宏让,张云. WRF模式对舟曲“0808”特大泥石流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2): 54-59. |
[14] |
李慧琳, 高松影, 徐璐璐, 韩卫东, 薛金艳 . 2009年丹东罕见伏旱天气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5): 53-57. |
[15] |
梁红, 陈立德, 李大为, 刘凯, 隋东. 沈阳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逆风区的回波演变[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