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历都, 龚强, 徐红, 王涛, 顾正强, 马雁军. 土地扩张对城市边界层风热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64-74. |
[2] |
赛瀚, 李燕, 刘硕, 全美兰, 孙悦程. 东北区域数值模式产品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119-127. |
[3] |
夏凡, 李昌义. 基于3种能见度方案山东地区雾天气预报试验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48-57. |
[4] |
易雪, 李得勤, 赵春雨, 周晓宇, 崔妍, 侯依玲. 基于WRF张弛方法的辽宁地区动力降尺度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 1-10. |
[5] |
李典, 柴晓玲, 李崇, 鲁杨, 吴宇童, 崔景琳. 2016年6月30日沈阳地区局地暴雨过程特征及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11-21. |
[6] |
刘蕾, 张凌云, 陈茂钦, 苏小玲, 袁马强.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柳州地区前汛期南风型暖区暴雨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38-44. |
[7] |
童金, 魏凌翔, 叶金印, 周昆, 袁松. 安徽省不同地形条件下汛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6): 42-48. |
[8] |
李红斌, 傅瑜, 张靖萱, 赵繁盛, 盖晓波, 何阳. 大连市冬季大气污染数值模拟及其对人工增雨(雪)作业的指示作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10-16. |
[9] |
李燕, 赛瀚, 刘静, 刘硕. 辽宁省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56-63. |
[10] |
祁红彦, 申辉, 韦巍, 刘志. 西岭雪山地形云人工增雪试验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93-101. |
[11] |
郭达烽, 周芳, 陈翔翔, 包慧濛. 登陆台风“麦德姆”的空心结构及其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10-20. |
[12] |
何志新, 江杨, 张苏, 姚叶青, 邱学兴. 同化GPS可降水量资料在安徽地区暴雨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2): 18-27. |
[13] |
朱佳蓉, 漆梁波. 上海地区辐射雾演变成因及模式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1-11. |
[14] |
程守长, 胡德强, 杨扬, 柯元惠, 陶丽. 华南前汛期印度洋海温异常与海南岛降水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87-92. |
[15] |
李崇, 吉曹翔, 夏传栋, 张治, 李典, 孟鹏, 班伟龙, 梁红. 沈阳地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环境参数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4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