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丛春华, 吴炜, 孙莎莎. 1949-2012年影响山东地区热带气旋的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67-73. |
[2] |
郑婧,许爱华,许彬. 江西省冻雨垂直温度层结分析及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4): 49-56. |
[3] |
蒋大凯,王江山,阎琦,王鹏,陆忠艳. 1961—2010年5—9月东北冷涡气候特征及其对辽宁气温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2): 5-9. |
[4] |
崔锦, 周晓珊, 陈力强, 张爱忠, 杨森, 阎琦. 利用WRF模式制作东北地区冬季降水相态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6): 1-6. |
[5] |
王明华,陆忠艳,才奎志,关颖,袁子鹏,黄阁. 东北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气象条件预报业务系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4): 53-56. |
[6] |
王炜,卢雪翠,解以扬. 雾的标准化危险性指数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1): 16-20. |
[7] |
赵惠芳,陈雅莲,唐会荣,杨建东. 晋江城市空气质量污染潜势统计预报方法初探[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5): 27-30. |
[8] |
崔锦,周晓珊,张爱忠,阎琦,黄阁,张伟. 天气学检验在东北区域数值模式秋冬季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4): 17-21. |
[9] |
陆忠艳,黄阁,关颖,王瀛. 辽宁省专业气象预报业务平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3): 53-56. |
[10] |
王瀛,孙欣,陈传雷. 辽宁省海洋气象业务服务系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2): 63-67. |
[11] |
吴曼丽,陆忠艳,王瀛. 中期延伸天气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2): 6-10. |
[12] |
白山,侯少众. 辽阳地区玉米螟发生条件分析与预报模式[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5): 66-68. |
[13] |
胡迪. 一种夏季强雷雨预报因子的选取方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3): 63-65. |
[14] |
郭刚,罗春田,郭玲. 辽西地区区域性大雾气候统计特征及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3): 7-10. |
[15] |
张梅,陈玉光,韩家福,董绍彤. 辽阳地区6~8月耗电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及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2): 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