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鹏宇, 徐爽, 陈传雷, 杨磊, 纪永明, 孙丽. 辽宁省3次暴雪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18-27. |
[2] |
郑凯, 安英玉, 韩书新, 李鹏, 高倩楠, 李冬楠. 高纬地区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综合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6): 105-111. |
[3] |
王宁, 秦玉琳, 姚帅, 王婷婷, 牛立强. 不同触发条件下吉林省一次极端暴雪大风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1-9. |
[4] |
马素艳, 张超, 史金丽. 回流与倒槽作用引发的内蒙古自治区两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19-25. |
[5] |
苟阿宁,赵玉春,黄延刚,王玉娟. 一次西南涡引发暴雨的地闪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4): 59-63. |
[6] |
王荣基,王树雄,蒋晓薇,梁军,刘晓初. 2001—2010年大连地区暴雪天气与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5): 65-. |
[7] |
梁红, 陈立德, 李大为, 刘凯, 隋东. 沈阳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逆风区的回波演变[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12-17. |
[8] |
林苗青, 杜勤博, 翁武坤. 1957—2009年南澳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1): 40-44. |
[9] |
陈传雷,吴晓峰,孙晓巍,王颖,王太微,魏晓琳. 辽宁省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3): 27-33. |
[10] |
赵俊荣. 天山北坡一次致灾冰雹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3): 14-18. |
[11] |
丛菁,孙立娟,蔡冬梅. 大连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分析和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3): 48-52. |
[12] |
金巍,曲岩,才奎志. 1951—2005年营口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3): 39-43. |
[13] |
苏立娟,李喜仓,邓晓东. 1951-2005年内蒙古东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5): 24-28. |
[14] |
阎琦,崔锦,吴艳青,. 1951—2005年鞍山冬季气温变化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4): 53-55. |
[15] |
叶堤,王飞,陈德蓉. 重庆市多年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4): 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