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淑杰,张玉书,孙龙彧,等.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干旱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3):350-357. [2] 隋东,陆慧红,张雪松.沈阳地区春季第1场透雨的气候特征分析与预测[J].辽宁气象,2004(1):19-20. [3] 李燕,赛瀚,刘静,等.辽宁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7,33(4):56-63. [4] 李辑,李雨鸿,胡春丽,等.辽西干旱区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动态预测模型研究[J].土壤通报,2014,45(4):830-834. [5] 高西宁,刘焕莉.辽宁省近50年来春旱评估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1):380-383. [6] 孙凤华,吴志坚,杨素英.东北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和干燥事件时空演变特征[J].生态学杂志,2006,25(7):779-784. [7] 汪宏宇,龚强.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降水异常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05,33(4):345-349,354. [8] 王波,李永生,王莹,等.黑龙江省主汛期降水气候特征及预测检验评估[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34(4):52-58. [9] 胡春丽,李辑,王婉昭,等.辽宁省春播期降水的时空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灾害学,2018,33(1):53-58,70. [10] 李辑,胡春丽,王艳,等.辽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24(6):1-6. [11] 张强,王有民,姚佩珍.我国三北地区春季第一场透雨指标的确定[J].中国农业气象,2003,24(2):28-30,54. [12] 王婉昭,胡春丽,梁丰,等.辽宁省农业干旱频发区首场透雨气候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4):201-203,208.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32136-2015,农业干旱等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14] 隋月,黄晚华,杨晓光,等.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与适应Ⅱ.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越冬粮油作物干旱时空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9):2467-2476. [15] 姚玉璧,张存杰,邓振镛,等.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1):185-189,211. [16]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06-110. [17] 慕臣英,徐全辉,张菁,等.1980-2014年沈阳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32(2):89-94. [18] 黄嘉佑.第三讲气候状态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J].气象,1995,21(7):54-57. [19] 闫敏华,邓伟,陈泮.三江平原气候突变分析[J].地理科学,2003,23(6):661-667. [20] 符淙斌,王强.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J].大气科学,1992,16(4):482-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