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迦琪. 呼包鄂地区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及其关键气象因子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 (2): 78- 88.
|
2 |
Terjung W H . Physiologic climate of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 A bioclimatic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an[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66, 56 (l): 141- 179.
|
3 |
Oliver J E . Climate and man′s environment: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climatolog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1973: 195- 206.
|
4 |
闫业超, 岳书平, 刘学华, 等. 国内外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10): 1119- 1125.
|
5 |
吴兑, 邓雪娇. 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1: 174- 175.
|
6 |
马丽君, 孙根年, 王洁洁. 中国东部沿海沿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5): 713- 722.
|
7 |
丛晓男, 王轶. 中国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及时空演变分析[J]. 测绘科学, 2015, 40 (6): 84- 91.
|
8 |
雷杨娜, 毛明策, 李明, 等. 1971—2018年陕西省人体舒适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 (2): 89- 96.
|
9 |
张馨艺, 赵诣, 王晓美, 等. 近55年辽宁省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 (4): 50- 55.
|
10 |
金琪, 孟英杰. 1960—2016年武汉城市圈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 (6): 82- 88.
|
11 |
徐静, 卢宪梅, 刘志刚, 等. 1966—2018年秦皇岛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 (3): 80- 86.
|
12 |
冯晓钰, 周广胜. 1969—2018年金华市舒适度和冷/热日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 (6): 108- 114.
|
13 |
王华芳. 山西省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评价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学, 2007.
|
14 |
李清华. 山西省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C]//中国气象学会.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 "互联网+"与气象服务——第六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西安: 中国气象学会, 2016: 7.
|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GB/T27963—201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
16 |
韩翠华, 郝志新, 郑景云. 1951—2010年中国气温变化分区及其区域特征[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6): 887- 896.
|
17 |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9: 43- 71.
|
18 |
何晓群, 刘文卿. 应用回归分析[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18- 21.
|
19 |
王新宇, 黄鹏程. 基于GIS的气象要素插值方法比较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 43 (5): 167- 170.
|
20 |
刘文平, 刘月丽, 安炜, 等. 山西省近48a来人体舒适度变化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3): 92- 95.
|
21 |
任健美, 牛俊杰, 胡彩虹, 等. 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J]. 地理研究, 2004, 23 (6): 856- 862.
|
22 |
秦小康, 管丽晶, 马子平, 等. 忻州市近40年气温、降水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J].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34 (6): 119- 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