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黄土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的循环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10): 1853- 1857.
doi: 10.3321/j.issn:1001-9332.2005.10.011
|
2 |
王芳, 梁静, 孙洪伟, 等. 三江平原土壤湿度记忆性及其与水热气候条件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 (4): 102- 109.
|
3 |
马永忠, 黄英华, 刁军, 等. 辽西地区降水农业满足度与干旱发生规律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5): 131- 138.
|
4 |
万志红, 李荣平, 周广胜, 等. 锦州地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变化特征及其调控机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 (6): 155- 159.
|
5 |
方缘, 陈妮娜, 姜鹏, 等. 基于WOFOST模型的辽西地区典型旱年不同播期玉米干旱损失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 (4): 93- 101.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22.04.011
|
6 |
张慧, 史奎桥, 常松, 等. 基于实际蒸散量辽西地区春玉米生物量及产量评价[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 (3): 88- 94.
|
7 |
王莹, 张晓月, 张琪, 等. 辽西地区春季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J]. 节水灌溉, 2018, (10): 104- 107.
|
8 |
杨晓玉, 邵天杰, 赵景波.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旱季沙层含水量[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 36 (2): 88- 92.
|
9 |
丰尔蔓, 李援农, 胡战峰, 等. 基于水量平衡下的灌区用水计划编制方法综述[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2, 40 (3): 294- 301.
|
10 |
李向富, 刘目兴, 易军, 等. 三峡山地不同垂直带土壤层的水文功能及其影响因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 (8): 1809- 1818.
|
11 |
许秀丽, 李云良, 谭志强, 等. 鄱阳湖湿地典型植被群落地下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界面水分通量及水源组成[J]. 湖泊科学, 2018, 30 (5): 1351- 1367.
|
12 |
陈学珍, 马琳. 基于季节特征的土壤退墒模型建立与率定[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 38 (3): 49-54, 96.
|
13 |
王升, 包小怀, 容莹, 等. 降雨强度对西南喀斯特坡地土壤水分及产流特征的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0, 41 (5): 889- 898.
|
14 |
吴润泽, 吴旭. 河北南部平原不同土壤质地下土壤墒情动态预报[J]. 水电能源科学, 2020, 38 (9): 150- 153.
|
15 |
普颖颖, 张文太, 李政, 等. 自然及管理因素对伊犁河谷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20, 40 (1): 58-64, 71.
|
16 |
吴亚琪, 梁忠民, 陈在妮, 等. 退水曲线与融雪—降雨径流相结合的枯季径流预报方法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21, 39 (12): 17- 20.
|
17 |
杨荣赞, 王龙, 余航, 等. 小麦生育期内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模型模拟[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 35 (4): 717- 725.
|
18 |
杨志成, 柯奇画, 马芊红, 等. 喀斯特地区黄壤坡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J].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35 (2): 75- 79.
|
19 |
国家气象局.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3.
|
20 |
曹恭祥, 王云霓, 郭中, 等. 六盘山南侧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对土壤水分和潜在蒸散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 (10): 3376- 3384.
|
21 |
韩巍, 徐晓旭, 李冬, 等. 耕作方式对辽西褐土区土壤穿透阻力的影响及机理[J].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4 (6): 143- 149.
|
22 |
朱泽, 陈喜, 高满, 等. 枯期径流退水规律与流域特征关系的区域化研究[J]. 工程勘察, 2015, 43 (8): 40- 45.
|
23 |
杜虎林, 马文艺, 冯起, 等. 塔里木河下游垦区枣树灌溉土壤水分变化分析[J]. 中国沙漠, 2014, 34 (3): 773- 779.
|
24 |
王柏, 孙艳玲, 于艳梅. 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土壤水分迁移规律试验研究[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9, 2 (6): 21- 26.
|
25 |
赵文举, 马宏, 郁文, 等.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6, 34 (6): 539- 544.
|
26 |
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等. 黄土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的循环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10): 1853- 1857.
|
27 |
马晓刚, 李凝, 谢媛, 等. 降水与墒情关系及抗旱需水量评估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21): 193- 198.
|
28 |
翟思贝, 孙凤荣. 鲁西南平原区的径流退水过程模拟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22, 13 (8): 24-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