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坚红,徐碧裕,刘刚,徐安高. 华南前汛期广东暴雨分区动力特征及特大暴雨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6): 43-51. |
[2] |
王文,程攀. 一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1): 1-11. |
[3] |
王明华,陆忠艳,才奎志,关颖,袁子鹏,黄阁. 东北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气象条件预报业务系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4): 53-56. |
[4] |
高媛媛,何金海,王自发. 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区域气象场的影响模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3): 58-64. |
[5] |
杨阳,陈力强,周晓珊,杨森. 辽宁省热带气旋模式预报业务系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5): 24-27. |
[6] |
刘宁微,纪瑞鹏. 地表物理参数影响MM5模式预报的个例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3): 2-4. |
[7] |
张云海,周小珊,龚强,杨洪斌. 辽宁城市气象环境预报业务系统的实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4, 20(1): 12-13. |
[8] |
路爽,廖国进,李喜有,李琳,徐军,王艳华,任传友. 沈阳市降水概率预报业务应用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4, 20(1): 5-6. |
[9] |
龚强. 一种制作气象要素预报的MOS方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3, 19(2): 14-15. |
[10] |
卜宪云. 市台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平台设计和MICAPS功能二次开发[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2, 18(1): 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