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相坤,程航,徐杰,马雁军. 一次黄海海雾成因分析及数值模拟试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6): 15-23. |
[2] |
王会品,张涛. 无线网络技术在气象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2): 54-56. |
[3] |
仇月霞余志伟高攀蔡将军吴玲. 基于AE的气象要素检索与图形化显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6): 58-62. |
[4] |
于德华王树雄. 2007年8月大连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6): 19-23. |
[5] |
隋东,张涛,崔劲松,李琳,刘昕,邢桂兰. 沈阳地区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测系统的研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3): 23-24. |
[6] |
潘静,张皓宇,吴晓宁. 自动站资料实时显示系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3, 19(4): 28-28. |
[7] |
黄阁,崔劲松,姚树明,卜宪云. 自动站资料实时显示及其在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3, 19(1): 25-26. |
[8] |
王宇欣,白敬儒. 辽宁地面有线综合遥测实时气象数据显示平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2, 18(2): 35-36. |
[9] |
张宏. 显示器常见故障快速判断和检修[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1, 17(3): 32-33. |
[10] |
刘文明,李辑,蒋大凯,张凯. GrADS绘图软件的汉化研究及业务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1, 17(2): 39-40. |
[11] |
王健. 1998年7月6日辽南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0, 16(3): 17-19. |
[12] |
常富玉,张继赢. 市级MICAPS系统本地化和二次开发初探[J].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9, 15(4): 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