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闫少锋, 张金池, 张波, 王永平, 俞 红, 闵俊杰, 张增信. 南京极值温度长期变化及与平均温度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33-39. |
[2] |
高晓荻,江志红,杨金虎. 全球变暖情景下中国气温分区的未来变化[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5): 1-6. |
[3] |
赵宗慈,罗勇,江滢,徐影. 未来20年中国气温变化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5): 1-5. |
[4] |
宋艳华,张润仙,罗律,谢太初,孙晓文. 气候变暖背景下清远气温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3): 38-41. |
[5] |
周小珊,杨阳,杨森,陈家宜. 北上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分析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6): 1-5. |
[6] |
王金玲,关艳玲,毕桂荣,刘延峰,焦春东,孙德义,王德林. 近51年宽甸旱涝年气候分析和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4): 20-21. |
[7] |
佟军,胡兴库. 近40年灯塔市降水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2): 4-5. |
[8] |
于树君,马晓刚. 2003年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干旱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4, 20(3): 26-27. |
[9] |
邓卓,王晓霞,徐淑贤,戴修峰. 近10年朝阳地区生态灾害初步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4, 20(3): 10-11. |
[10] |
彭淑琴. 近20年本溪县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3, 19(1): 11-13. |
[11] |
阎琦,卢忠诚,吴艳青. 鞍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1, 17(2): 25-26. |
[12] |
李刚,侯亚红. 2000年辽宁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1, 17(2): 21-22. |
[13] |
夏梅艳,赵连伟. 辽宁1999年夏季少雨干旱气候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0, 16(3): 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