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曲晓黎, 付桂琴, 贾俊妹, 杨国星. 2005—2009年石家庄市空气质量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29-32. |
[2] |
邹旭东,杨洪斌. MM5和WRF模拟东北冷涡雷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6): 20-25. |
[3] |
邹旭东,李岱松,杨洪斌. 我国北方地区的污染天气分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6): 53-55. |
[4] |
王吉宏,韩江文,胡伟,盛永,杜见微. 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天气系统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3): 1-6. |
[5] |
邹旭东. 辽宁一次雷暴过程的天气系统模拟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4): 6-8. |
[6] |
吴春英,侯波,刘飞,肇振国. 抚顺地区冰雹发生规律和环流形势特征初探[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3): 11-12. |
[7] |
吴春英,王阳,王丽莉. 2004年7月30日抚顺区域暴雨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1): 13-14. |
[8] |
李长青,王瀛,张大旭. 2001年夏季多雨时段环流形势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3, 19(3): 5-6. |
[9] |
王永亮,周德平. 适合人工增雨作业的东北冷涡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3, 19(2): 33-35. |
[10] |
宫焕盛,柳淑萍. 丹东暴雨天气系统分型和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1, 17(3): 3-5. |
[11] |
王永亮,李英伟. 辽宁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及云系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0, 16(4): 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