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爱芳, 张宁, 袁小超, 王迪. 豫西南一次局地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10. |
[2] |
张剑明;段丽洁. 2013年夏季湖南省持续高温干旱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45-51. |
[3] |
刘蕾, 周晶, 刘俊杰, 高辉. 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性暴雨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环流形势[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28-36. |
[4] |
张小泉, 王文, 傅帅. 2013年浙江省夏季异常高温天气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80-86. |
[5] |
刘金丽, 李娇. 珠海市夏季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2014年异常高温天气环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72-79. |
[6] |
梁寒, 陈传雷, 聂安祺, 田莉, 贺慧, 黄阁. 辽宁地区“8.16”特大暴雨过程数值预报产品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9. |
[7] |
纪玲玲,杨雪艳,张婷,姜红霞,马树庆. 吉林省主汛期典型多雨年和少雨年成因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3): 42-47. |
[8] |
李慧,周顺武,王亚非.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与中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关系研究综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1): 93-102. |
[9] |
徐璐璐,李慧琳,孙连强,李倩. 2010年8月丹东连续两次副热带高压暴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4): 49-54. |
[10] |
孔海江, 吴胜安, 王蕊, 赵培娟, 乔春贵, 吕晓娜. 2009年秋季河南省一次长连阴雨天气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2): 39-44. |
[11] |
王宪彬,张旭,辛艳辉. 东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落区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5): 36-40. |
[12] |
丰晓君邹积慧吴文杰侯国成蔡婷. 庄河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多因子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6): 12-18. |
[13] |
王瀛,王茜,陈宇,吴曼丽. ECMWF模式副热带高压指数释用产品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5): 26-31. |
[14] |
吴春英,侯波,刘飞,肇振国,王阳. 2005年8月13日抚顺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3): 11-15. |
[15] |
卢娟,陈传雷,潘静. 2004年辽宁夏季降水特点和环流形势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3):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