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毛炜峄, 陈颖, 曹兴. 单站寒潮降温过程强度评估指标及其在乌鲁木齐市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139-146. |
[2] |
周明薇,周四清,彭双姿,尹中海,肖稳安. 邵阳地区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1): 69-74. |
[3] |
王艳玲, 王黎娟. 东亚地区北方气旋和南方气旋活动频数的时空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6): 43-48. |
[4] |
林苗青, 杜勤博, 翁武坤. 1957—2009年南澳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1): 40-44. |
[5] |
丛菁,孙立娟,蔡冬梅. 大连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分析和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3): 48-52. |
[6] |
金巍,曲岩,才奎志. 1951—2005年营口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3): 39-43. |
[7] |
苏立娟,李喜仓,邓晓东. 1951-2005年内蒙古东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5): 24-28. |
[8] |
阎琦,崔锦,吴艳青,. 1951—2005年鞍山冬季气温变化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4): 53-55. |
[9] |
叶堤,王飞,陈德蓉. 重庆市多年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4): 41-44. |
[10] |
周慧晶,郭振江. 近年葫芦岛市区空气微生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2): 68-72. |
[11] |
陈洪伟,万丽岩,杨诚. 近百年丹东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2): 10-13. |
[12] |
周艳明,刘厚凤,吴保庆. 边界层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1): 63-66. |
[13] |
吴燕辉,周勇. 1958—2004年江汉平原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3): 5-9. |
[14] |
张丹梅. 近50年阜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1): 27-29. |
[15] |
张凯,娄德君,潘静,王冀,苗传海. 1957~2000年沈阳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6): 3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