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雨晴, 周波涛, 於琍, 徐影. 1961—2010年中国气候生产潜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潜在可承载人口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2): 84-91. |
[2] |
吕国红, 王笑影, 贾庆宇, 温日红, 谢艳兵. 盘锦芦苇湿地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56-160. |
[3] |
吕国红, 温日红, 谢艳兵, 王笑影. 不同土壤水分控制对东北地区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76-81. |
[4] |
李国栋, 史桂芬, 吴东星, 张茜. 黄淮海平原典型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研究—以封丘地区为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93-100. |
[5] |
贾庆宇, 于文颖, 谢艳兵, 梁成华, 吕国红, 王笑影, 温日红, 刘晶淼. 芦苇湿地与玉米旱地近地层小气候特征对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48-154. |
[6] |
万志红, 李荣平, 周广胜, 王莹, 王婉昭, 张晓月. 锦州地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变化特征及其调控机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55-159. |
[7] |
李祥, 寿绍文, 白艳辉, 吴云龙. 1960-2013年白洋淀湿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1): 75-83. |
[8] |
孙虹雨. 草地螟迁飞、降落与东北冷涡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6): 85-91. |
[9] |
蔡福,明惠青, 赵先丽,米娜,梁涛,宋国云,陈雨,张玉书. 植被地表反照率动态模拟方法比较—以玉米农田为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5): 78-82. |
[10] |
王俭,韩婧男,王蕾,李法云,胡成,唐大元.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辽河流域控制单元划分[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3): 107-111. |
[11] |
沈玉敏,胡春丽,李菲,王小桃,李辑,林蓉,魏薇. 辽宁省春季透雨的环流背景及与海温的相关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4): 28-32. |
[12] |
徐亚琪,陈妮娜,高西宁,关德新. 科尔沁草甸草地生长季能量平衡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3): 31-36. |
[13] |
梁涛,李荣平,吴航,刘景利,史奎桥,张兵兵,常松.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动态变化[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3): 49-53. |
[14] |
郑明喜,解伏菊,侯传美.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植被与土壤的恢复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1): 11-16. |
[15] |
陈莉, 方丽娟, 张少锋, 陈红, 王承伟, 安晓存, 张洪文, 杜岩, 汪喜江. 黑龙江省草地螟第三暴发周期气候特征及风险概率[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6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