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端禹, 王飞洋, 叶金桃. 2018年登陆热带气旋“温比亚”影响中国黄淮中部强降雨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6): 10-20. |
[2] |
廖玉芳, 张剑明, 郭凌曜. 1951—2017年热带气旋对湖南降水的影响及环流异常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2): 41-48. |
[3] |
戴竹君, 吴海英, 姜有山, 夏敏洁, 朱鑫君, 庆涛. 登陆台风“杰拉华”与“海葵”降雨差异的水汽输送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16-24. |
[4] |
丛春华, 吴炜, 孙莎莎. 1949-2012年影响山东地区热带气旋的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67-73. |
[5] |
史得道, 易笑园, 孙密娜, 王亚男. 影响天津地区两次北上热带气旋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3): 19-27. |
[6] |
邹旭东,杨洪斌,张云海,刘玉彻,汪宏宇. 辽宁中部城市灰霾天气数值模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6): 92-99. |
[7] |
胡姝,孙立尹,李英. 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研究进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4): 91-98. |
[8] |
史得道,易笑园,刘彬贤. 台风“达维”不对称结构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3): 10-17. |
[9] |
王俭,韩婧男,王蕾,李法云,胡成,唐大元. 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辽河流域控制单元划分[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3): 107-111. |
[10] |
李娇,任国玉,任玉玉,沈志超,孙秀宝. 辽宁地区夏季高温极值预测模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6): 50-57. |
[11] |
刘景利,纪仰慧,米娜,胡丹,史奎桥,周丽娜,李石,蔡福. B2气候情景下2011—2050年辽宁农业气候资料演变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6): 81-87. |
[12] |
沈玉敏,胡春丽,李菲,王小桃,李辑,林蓉,魏薇. 辽宁省春季透雨的环流背景及与海温的相关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4): 28-32. |
[13] |
阎琦,蒋大凯,陈传雷,崔锦,陆井龙,桑明刚. 1960—2009年辽宁区域性暴雪气候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4): 43-48. |
[14] |
严晓瑜,赵春雨,任国玉,王颖. 1962—2008年辽宁省积雪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2): 34-39. |
[15] |
刘厚凤, 汪凯庆. 辽宁农村代表区域降水离子组成及与气态污染物相关性[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2): 6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