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磊, 裴琳, 陈宇罡, 夏江江, 汪翔. 1970—2015年蚌埠地区霾日气候资料重建及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39-46. |
[2] |
周黛怡;杨洪海;秦榕;陈勇航;辛渝;黄家敏;陈春美. 基于地面观测与GEWEX-SRB卫星反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面太阳辐射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84-91. |
[3] |
李瑞英;任崇勇;张婷. 1961—2015年鲁西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92-97. |
[4] |
任景全;郭春明;王丽伟;李建平; 刘玉汐; 李琪. 1961—2015年吉林省霜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119-125. |
[5] |
于秀晶;胡靖彪;张晨琛;李栋梁. 1961—2016年吉林省气候季节的演变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105-111. |
[6] |
王晓立, 王恬茹, 杨萌, 张娜, 鲁丹, 徐太安. 潍坊市地面水汽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78-85. |
[7] |
冯喜媛, 王宁, 刘实. 1961—2014年东北三省热量资源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91-98. |
[8] |
温日红, 肇同斌, 温舟, 吕国红, 姜鹏, 贾庆宇, 谢艳兵, 王笑影. 1961—2015年辽宁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6): 58-65. |
[9] |
杨丽萍, 冯旭宇, 闫伟兄, 郭晓丽, 秦艳, 贾成朕. 极端气温变化对内蒙古地区榆树物候期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97-102. |
[10] |
徐玉秀, 蒋姗姗, 周福然, 温舟, 白雪, 史虹婷, 胡明, 张翠艳. 1981—2010年锦州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及其与气象产量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82-90. |
[11] |
孙宝利, 孙凤华, 孙可, 曹铭书, 杨晓彤, 张建国. 1961-2015年阜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64-70. |
[12] |
李进, 陈练. 2014年杭州地区一次雨转雪天气过程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1-9. |
[13] |
慕臣英, 徐全辉, 张菁, 李石, 宋晓巍, 赵凤, 张郁, 邱美娟. 1980-2014年沈阳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2): 89-94. |
[14] |
赵先丽, 李丽光, 王宏博, 赵梓淇, 蔡福, 于文颖, 张晓月, 丁抗抗, 李晶. 1980-2010年辽西地区春玉米发育期变化及其对产量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1): 84-88. |
[15] |
崔妍,李倩,周晓宇,张晓月,赵春雨. 5个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东北地区地面温度的模拟与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4): 3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