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静, 井宇, 刘勇, 赵强, 王楠. 2016年陕西地区首场伴随“高架雷暴”区域性暴雪过程机理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24-32. |
[2] |
陈翔翔, 许爱华, 许彬, 肖安. 2000-2012年江西省三类区域性大雾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37-47. |
[3] |
仇会民, 周成龙, 杨帆, 马凯, 冶晓婷, 周雪英.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一次典型区域性沙尘天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 19-27. |
[4] |
张丽, 徐朋飞, 吴胜平, 董方有. 安庆市降水相态识别判据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30-37. |
[5] |
沈阳, 沈安云, 苏航, 熊世为, 严文莲. 2016年冬季江苏省一次大范围强浓雾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11-20. |
[6] |
李倩, 杨旭, 马梁臣, 张俊茹, 孙克敏, 邢丽元. 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48-55. |
[7] |
张莹, 贾旭伟, 杨旭, 王式功, 程一帆, 杨柳, 肖丹华. 中国典型代表城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参数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2): 70-79. |
[8] |
徐红, 陈军庆, 何斗太, 程攀, 王文, 朱玲, 晁华, 顾正强. 1980—2015年沈阳地区采暖期霾天气气候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2): 87-94. |
[9] |
陈翔翔, 胡磊, 彭王敏子, 刘波. 1960-2014年南昌市霾天气气象要素及主要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114-121. |
[10] |
孙翠梅, 孔启亮, 郭煜, 吴琼, 钱鹏, 周勍. 镇江市酸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4): 83-90. |
[11] |
于波, 杜佳, 张琳娜. 1960-2013年北京地区冻雨天气过程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4): 113-118. |
[12] |
陈渤黎, 雷正翠, 吴建秋, 吴晶璐, 黄文彦. 常州地区一次持续性霾天气过程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3): 34-40. |
[13] |
雷正翠, 钱玮, 夏文梅, 沈琰, 吴晶璐, 吴建秋, 黄文彦, 刘银峰. 常州地区霾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3): 53-60. |
[14] |
江杨, 何志新, 周昆, 朱红芳, 王东勇. 安徽地区山地与平原冻雨天气成因及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2): 11-17. |
[15] |
胡春梅, 刘德, 陈道劲. 重庆地区两次连续空气污染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1): 2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