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庆宇, 王笑影, 谢艳兵, 温日红. 东北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建设规划[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61-168. |
[2] |
马晓刚,罗思维,舒海燕,张旭,张宏霞,葛林,沈南,吴文杰. 中国典型大雾落区基本概念模型的研究与建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1): 62-67. |
[3] |
张海娜, 李晶, 吕志红, 王艳, 林蓉, 戴欣童. 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24-28. |
[4] |
王宏博,冯锐,戴萍,张玉书,纪瑞鹏,武晋雯,周恩泽. 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子系统与业务主系统的集成处理[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6): 31-34. |
[5] |
王明华,陆忠艳,才奎志,关颖,袁子鹏,黄阁. 东北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气象条件预报业务系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4): 53-56. |
[6] |
苗传海,卢娟,张凯,唐亚平,李岚,吴晓宁. 省级公众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5): 48-51. |
[7] |
侯琼,杨泽龙,杨丽桃,李喜仓. 1953—2005年内蒙古东部产粮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3): 6-12. |
[8] |
杨阳,陈力强,周晓珊,杨森. 辽宁省热带气旋模式预报业务系统[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5): 24-27. |
[9] |
王石立,郭建平,马玉平. 从东北玉米冷害预测模型展望农业气象灾害预测技术的发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1): 45-50. |
[10] |
周国华,张醒春,李国银,王大钧. 辽西地区高蛋白玉米气候适宜性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3): 19-20. |
[11] |
何平,毕伯钧,魏军. 本溪地区土壤水分盈亏与农业干旱关系的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2): 9-10. |
[12] |
杨洪斌,马雁军,张云海,杨森. 辽宁省大气清洁度业务系统的模式验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1): 25-26. |
[13] |
孔斌,徐连封. 大连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4, 20(3): 20-22. |
[14] |
路爽,廖国进,李喜有,李琳,徐军,王艳华,任传友. 沈阳市降水概率预报业务应用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4, 20(1): 5-6. |
[15] |
姚玉凤,房剑. 灯塔市农业减灾气象服务系统综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4, 20(1): 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