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陈涛, 赵丽娅, 侯邦飞, 等.  基于CASA模型的武汉市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J]. 湖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8, 40 (3): 315- 322. doi: 10.3969/j.issn.1000-2375.2018.03.020
 | 
																													
																						| 2 | 王志红, 任金铜, 戴华阳, 等.  贵州植被生产力时空变化分析: 以威宁县为例[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 41 (9): 200- 205. | 
																													
																						| 3 | 黄林峰, 田鹏举, 帅士章, 等.  2000-2016年赤水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变化分析[J].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 42 (5): 20- 24. doi: 10.3969/j.issn.1003-6598.2018.05.004
 | 
																													
																						| 4 | 钟仕全, 莫建飞, 何立, 等.  基于NPP的广西植被生态质量监测评估方法研究[J]. 技术交流, 2016, 1 (1): 9- 12, 26. | 
																													
																						| 5 | 许幼霞, 周旭, 赵翠薇, 等.  1990-2015年间贵州省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J]. 地球与环境, 2017, 45 (4): 434- 440. | 
																													
																						| 6 | 李得勤, 文小航, 段云霞, 等.  MODIS产品反演与WRF模式默认植被覆盖度对比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 (4): 26- 34. | 
																													
																						| 7 | 唐晓玲, 任红玲, 王杰, 等.  吉林省主要产粮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 (2): 103- 107. | 
																													
																						| 8 | 魏靖琼. 甘肃省草地NPP的模拟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12: 1-59. | 
																													
																						| 9 | 朱文泉, 陈云浩, 徐丹, 等.  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计算模型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05, 24 (3): 296- 300. doi: 10.3321/j.issn:1000-4890.2005.03.014
 | 
																													
																						| 10 | 朱文泉, 潘耀忠, 张锦水.  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J].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31 (3): 413- 424. doi: 10.3321/j.issn:1005-264X.2007.03.010
 | 
																													
																						| 11 | 朱文泉, 陈云浩, 潘耀忠, 等.  基于GIS和RS的中国植被光利用率估算[J].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04, 29 (8): 694- 698, 714. | 
																													
																						| 12 | 朱文泉, 潘耀忠, 龙中华, 等.  基于GIS和RS的区域陆地植被NPP估算-以中国内蒙古为例[J]. 遥感学报, 2015, 3 (8): 300- 307. | 
																													
																						| 13 | 仲晓春, 陈雯, 刘涛, 等.  2001-2010年中国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9): 16- 22. | 
																													
																						| 14 | 周伟, 牟凤云, 刚成诚, 等.  1982-2010年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7, 37 (13): 4335- 4345. | 
																													
																						| 15 | 邱玥, 范德芹, 赵学胜, 等.  中国东北地区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对物候的响应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 33 (5): 21- 27. doi: 10.3969/j.issn.1672-0504.2017.05.004
 | 
																													
																						| 16 | 曲学斌, 张煦明, 孙卓.  大兴安岭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 (2): 77- 83.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9.02.011
 | 
																													
																						| 17 | 拉巴, 洛桑曲珍, 次珍, 等.  那曲地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 (4): 69- 76.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9.04.010
 | 
																													
																						| 18 | 蔡宏, 何政伟, 安艳玲, 等.  基于RS和GIS的赤水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与个地形因子的相关强度研究[J]. 地球与环境, 2014, 42 (4): 518- 524. | 
																													
																						| 19 |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黄河水利委员会上中游管理局, 等.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 15772-2008[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 
																													
																						| 20 | 汤巧英, 戚德辉, 宋立旺, 等.  基于GIS和RS的延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 24 (4): 198- 203. | 
																													
																						| 21 | 田宝星, 刘丹, 宫丽娟, 等.  西辽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 (3): 88- 93. | 
																													
																						| 22 | 李雨鸿, 陶苏林, 李荣平, 等.  辽宁省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 (5): 86- 90.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20.05.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