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静, 井宇, 刘勇, 赵强, 王楠. 2016年陕西地区首场伴随“高架雷暴”区域性暴雪过程机理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24-32. |
[2] |
田磊, 裴琳, 陈宇罡, 夏江江, 汪翔. 1970—2015年蚌埠地区霾日气候资料重建及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39-46. |
[3] |
胡晓, 徐璐, 蒋飞燕, 俞科爱. 宁波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强度霾天气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31-38. |
[4] |
任景全;郭春明;王丽伟;李建平; 刘玉汐; 李琪. 1961—2015年吉林省霜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119-125. |
[5] |
吴刚哲;严金哲;任国玉;索南看卓. 朝鲜中西部地区春季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112-118. |
[6] |
陈翔翔, 许爱华, 许彬, 肖安. 2000-2012年江西省三类区域性大雾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37-47. |
[7] |
王晓立, 王恬茹, 杨萌, 张娜, 鲁丹, 徐太安. 潍坊市地面水汽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78-85. |
[8] |
李琛, 郭文利, 吴进, 金晨曦. 北京市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99-105. |
[9] |
仇会民, 周成龙, 杨帆, 马凯, 冶晓婷, 周雪英.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一次典型区域性沙尘天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 19-27. |
[10] |
廖玉芳, 张剑明. 湖南省雨季与中国南方地区不同雨期相关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69-81. |
[11] |
张丽, 徐朋飞, 吴胜平, 董方有. 安庆市降水相态识别判据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30-37. |
[12] |
杨丽萍, 冯旭宇, 闫伟兄, 郭晓丽, 秦艳, 贾成朕. 极端气温变化对内蒙古地区榆树物候期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97-102. |
[13] |
陈磊, 俞科爱, 林宏伟, 孙军波, 蒋飞燕, 孙仕强. 宁波市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40-47. |
[14] |
沈阳, 沈安云, 苏航, 熊世为, 严文莲. 2016年冬季江苏省一次大范围强浓雾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11-20. |
[15] |
李倩, 杨旭, 马梁臣, 张俊茹, 孙克敏, 邢丽元. 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4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