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江, 郭文利, 王春玲. 2007—2015年北京地区能见度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1): 45-52. |
[2] |
董贞花, 齐伊玲, 孔海江. 河南省三次重污染过程的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1): 18-25. |
[3] |
郑石, 王冠, 林中冠, 关健华, 黄兴友. 1961-2013年中国强降水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02-107. |
[4] |
李丽光, 丁抗抗, 王宏博, 赵梓淇, 赵先丽, 陈刚, 董国平. 辽宁省城郊霾日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25-132. |
[5] |
田磊, 裴琳, 陈宇罡, 夏江江, 汪翔. 1970—2015年蚌埠地区霾日气候资料重建及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39-46. |
[6] |
陈跃浩, 熊明明, 曹经福, 杨艳娟. 雾霾天气对天津市太阳辐射影响的量化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25-30. |
[7] |
胡晓, 徐璐, 蒋飞燕, 俞科爱. 宁波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强度霾天气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31-38. |
[8] |
任景全;郭春明;王丽伟;李建平; 刘玉汐; 李琪. 1961—2015年吉林省霜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119-125. |
[9] |
林毅, 李倩, 张凯, 李岚, 齐昕, 林中冠, 林松, 张运福. 气象条件对辽宁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106-111. |
[10] |
毛卓成, 马井会, 瞿元昊, 余钟奇, 周广强, 许建明. 2015年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 52-60. |
[11] |
张欣, 王体健, 陈璞珑. 2016年春节期间上海市空气质量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52-60. |
[12] |
黄思源, 王界, 全彩峰. 2015年宁波地区两次灰霾天气过程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45-51. |
[13] |
陈镭, 马井会, 甄新蓉, 曹钰. 上海地区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59-67. |
[14] |
徐红, 陈军庆, 何斗太, 程攀, 王文, 朱玲, 晁华, 顾正强. 1980—2015年沈阳地区采暖期霾天气气候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2): 87-94. |
[15] |
梁碧玲, 张丽, 赖鑫, 魏晓琳. 深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1): 6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