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海静, 张京红, 覃文娜, 张明洁, 邢彩盈.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法的海南地区逐时太阳总辐射预测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1): 60-65. |
[2] |
孙治安,刘晶淼, 曾宪宁,梁宏. 云天地表总辐射和净辐射瞬时值的计算方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3): 1-9. |
[3] |
于长文,许启慧, 秦莉, 刘金平. 河北省太阳总辐射经验系数两种气候学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3): 78-84. |
[4] |
孙治安, 刘晶淼, 曾宪宁, 梁宏. 晴天地表总辐射和净辐射瞬时值计算方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2): 1-13. |
[5] |
马玉峰,李喜仓,宋进华, 高春香,赵东,申彦波 . 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及其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6): 102-109. |
[6] |
刘赫男,张洪玲,朱红蕊. 1961—2010年黑龙江省太阳能资源特征分析与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4): 89-93. |
[7] |
江滢,申彦波,党军. 两种太阳总辐射分钟级预报方法的比较[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3): 85-91. |
[8] |
买苗, 火焰, 俞亚勋. 太阳辐射经验系数插值方法的比较[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5): 42-45. |
[9] |
廉士欢,靳英华,彭聪. 吉林省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及太阳能资源利用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3): 30-34. |
[10] |
李辑胡春丽王艳林蓉. 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6): 1-6. |
[11] |
于华深,蔺娜,于杨. 辽宁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及区划初探[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2): 18-22. |
[12] |
马成芝,孙立德,穆春华. 喀左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及其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5): 49-52. |
[13] |
孙玫玲,韩素芹,姚青,边海. 天津市城区静风与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的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23(2): 21-24. |
[14] |
刘景利,张丽华,史奎桥,周丽坤,杨扬,高伟,张昊. 1985~2002年锦州耕地土壤水分状况变化分析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2): 11-13. |
[15] |
房剑,彭振林,高克东. 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及其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4, 20(1): 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