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霍彦峰, 邓学良, 弓中强, 杨关盈, 孙强, 翟菁, 于彩霞. 2017年5月长三角地区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1): 26-34. |
[2] |
杨雪艳;张丽;袭祝香;刘玉汐;徐士琦; 张晨琛. 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变化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75-83. |
[3] |
仇会民, 周成龙, 杨帆, 马凯, 冶晓婷, 周雪英.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一次典型区域性沙尘天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2): 19-27. |
[4] |
李晓岚, 马雁军, 王扬锋, 赵胡笳, 刘洪利. 基于CUACE系统沈阳地区春季空气质量预报的校验及修正[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10-18. |
[5] |
曹钰, 马井会, 许建明, 耿福海. 上海地区一次典型空气污染过程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1): 16-24. |
[6] |
祁栋林, 张加昆, 李晓东, 魏鸿业, 王力,马明亮,孔维强, 肖宏斌, 张娟. 2001—2011年西宁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2): 51-59. |
[7] |
郑玉琦,于兴娜, 项磊, 登曾然登, 德庆央宗 . 东亚沙尘源区与下游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比较[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2): 67-73. |
[8] |
王继志,杨元琴,王亚强,张光智. PLAM指数跟踪方法对中国沙尘天气过程及其波动变化特征的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5): 92-97. |
[9] |
姬兴杰,朱业玉,顾万龙,张贵龙,苗冬. 河南省大风日数时空分布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1): 31-37. |
[10] |
公颖, 陈力强. 2001-2010年辽宁区域性暴雨阶段性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6): 14-19. |
[11] |
王扬锋, 马雁军, 陆忠艳, 谷伟, 刘宁微, 洪也. 2010年辽宁一次沙尘天气过程的气象因素及污染状况[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5): 27-31. |
[12] |
康富贵,李耀辉,. 2010年民勤沙地近地面沙尘气溶胶浓度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6): 6-12. |
[13] |
宋煜,邹耀仁,隋洪起,黄艇. 大连地区沙尘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平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2): 45-49. |
[14] |
赵连伟金巍张运福曲岩. 辽宁冬季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测概念模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1): 19-22. |
[15] |
甄宏. 沈大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2):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