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 大气科学辞典[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4, 156 744.
|
2 |
丁一汇, 王遵娅, 宋亚芳, 等. 中国南方2008年1月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J]. 气象学报, 2008, 66 (5): 808- 825.
|
3 |
陶玥, 史月琴, 刘卫国. 2008年1月南方一次冰冻天气中冻雨区的层结和云物理特征[J]. 大气科学, 2012, 36 (3): 507- 522.
|
4 |
陶祖钰, 郑永光, 张小玲. 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华南准静止锋[J]. 气象学报, 2008, 66 (5): 850- 855.
|
5 |
王东海, 柳崇健, 刘英, 等.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J]. 气象学报, 2008, 66 (3): 405- 422.
|
6 |
杜小玲, 蓝伟. 两次滇黔准静止锋锋区结构的对比分析[J]. 高原气象, 2010, 29 (5): 1183- 1196.
|
7 |
杜小玲, 彭芳, 武文辉. 贵州冻雨频发地带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 2010, 36 (5): 92- 97.
|
8 |
杜小玲, 高守亭, 许可. 中高纬阻塞环流背景下贵州强冻雨特征及概念模型研究[J]. 暴雨灾害, 2012, 31 (1): 15- 22.
|
9 |
王传辉, 姚叶青, 苗开超, 等. 安徽省南部两次冻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 2020, 46 (2): 169- 178.
|
10 |
赵美艳, 徐海明. 2008年初南方冰雪天气逆温层特征及其维持机制[J]. 气象科学, 2010, 30 (6): 814- 821.
|
11 |
欧建军, 周毓荃, 杨棋, 等. 我国冻雨时空分布及温湿结构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1, 30 (3): 692- 699.
|
12 |
郑婧, 许爱华, 许彬. 江西省冻雨垂直温度层结分析及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 (4): 49- 56.
|
13 |
关春玲, 王天奎. 2010年2月辽宁地区冻雨天气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 (4): 26- 30.
|
14 |
王瀛, 陈宇, 李姝婷, 等. 辽宁地区一次罕见冻雨天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 (4): 20- 25.
|
15 |
敖雪, 翟晴飞, 崔妍, 等. 不同升温情景下中国东北地区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 (5): 40- 51.
|
16 |
李倩, 张婉莹, 林毅, 等. 1961-2020年辽宁省暖冬现象气候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 (6): 68- 73.
|
17 |
周毓荃, 欧建军. 利用探空数据分析云垂直结构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 气象, 2010, 36 (11): 50-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