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国栋, 张俊华, 程弘毅, 等. 全球变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热岛效应[J]. 气象科技进展, 2012, 2 (6): 45- 49.
|
2 |
中国旅游研究院, 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2018年中国避暑旅游大数据报告[R]. 北京: 中国旅游研究院, 2018.
|
3 |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R]. 北京: 国务院办公厅, 2018.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全国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目录(第二批)[R]. 北京: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2020.
|
5 |
包正晴, 朱碧文, 严培君. 云南巍山县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评价[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9, 31 (6): 60- 66.
doi: 10.3969/j.issn.1001-7852.2019.06.010
|
6 |
夏大伟, 袁秀, 吴丹, 等. 花溪区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 (22): 44- 48.
|
7 |
赵迦琪. 呼包鄂地区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及其关键气象因子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 (2): 78- 88.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22.02.010
|
8 |
彭韵萌, 钟燕川, 何军, 等. 基于舒适度指数的重庆地区四类养生气候适宜度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 39 (2): 107- 112.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23.02.014
|
9 |
吴昊旻, 姜燕敏, 司波, 等. 丽水山地夏季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 (6): 106- 112.
|
10 |
姚鹏, 赵清扬, 张梦竹, 等. 近37年成都地区基于温湿指数的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9, 38 (1): 61- 66.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 GB/T 27963-201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
12 |
严明良, 沈树勤. 几个气象指数的开发以及中尺度数值产品在其中的释用[C]//江苏省环境气象指数系列论文集, 2001: 2-6.
|
13 |
于庚康, 徐敏, 于堃, 等. 近30年江苏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 2011, 37 (9): 1145- 1150.
|
14 |
彭贵康, 康宁, 李志强, 等. 青藏高原东坡一座生态优异四季舒适的城市——雅安市生物气象指标和生态质量气象评价[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 30 (3): 36- 42.
|
15 |
中国气象局.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 QX/T 380-2017[S]. 北京: 中国气象出版社, 2017.
|
16 |
郑自君, 袁东升, 房鹏, 等. 攀西地区森林康养指数综合分析[J]. 气象科技, 2021, 49 (5): 815- 822.
|
17 |
丛菁, 孙立娟. 大连市负氧离子浓度分布及预测模型的建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4): 44- 47.
|
18 |
王淑娟, 王芳, 郭俊刚, 等. 森林空气负离子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9 (1): 243- 247.
|
19 |
朱峰. 阿尔山地区负氧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及对气象因子的反馈[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 2020.
|
20 |
彭贵康. 雅安市近地面空气负(氧)离子状况初探[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 32 (1): 67- 72.
|
21 |
中国气象局. 气候指数高温: QX/T 595-2021[S].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21.
|
22 |
彭贵康, 周学云, 吴亚平, 等. 雅安市气候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M]. 成都: 西南交大出版社, 2022: 78.
|
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风力等级: GB/T 28591-201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
24 |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 T/CAGHP 018-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