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凯,鞠晓雨,邱阳阳,等.2011—2019年安徽南部山区与北部平原闪电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22,38(4):110-117. [2] 李良福,覃彬全,余蜀豫,等.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QX/T 85-2018[S].北京:气象出版社,2019. [3] 张健,艾科拜尔·再丁,钱辉,等.衡水湖湿地景区雷电灾害区域风险评估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23,17(3):165-170. [4] 余田野,王学良,张科杰,等.2007—2019年湖北省地闪分布特征及雷电强度等级划分[J].气象与环境学报,2021,37(6):79-85. [5] 黄智慧,陈绿文,张立阅,等.雷电防护 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 21714.2—201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6] 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0-90. [7] 陈长坤,孙凤琳.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暴雨洪涝灾情评估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62(6):1067-1073. [8] 李宁,张正涛,陈曦,等.论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2):256-263. [9] 尹宜舟,高歌,王国复.气象灾害的灾体模型及其初步应用[J].气象,2019,45(10):1439-1445. [10] 李艳兰,金龙,史旭明,等.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广西台风灾害评估模型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21,37(3):139-144. [11] 马俊贵,纳丽,齐晓鹏,等.几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方法应用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8,41(2):129-133. [12] 巴振宁,韩亚鑫,梁建文.基于改进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18(6):2103-2109. [13] 于忠江,郝雪明,梁景峰,等.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雷电防护能力评价[J].电瓷避雷器,2021(1):56-62. [14] 辛明影,刘峰,孙大烈,等.模糊控制器的优化设计(Ⅱ)-三角形隶属函数优化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3):296-299. [15] 朱小飞,王永君,李大军.模糊评价中最大隶属度原则有效性检验[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5):135-137,143. [16] 梁颖,马树庆,张明.基于模糊隶属函数的吉林市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J].气象与环境学报,2022,38(1):100-105. [17] 庞华基,孟繁辉.层次分析法在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海洋气象学报,2022,42(4):117-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