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磊, 王瀛, 孙丽, 刘瑞霞, 才奎志, 李铭鉴. 辽宁地区LAPS系统及其在暴雨个例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6): 1-8. |
[2] |
李崇, 吉曹翔, 夏传栋, 张治, 李典, 孟鹏, 班伟龙, 梁红. 沈阳地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环境参数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43-51. |
[3] |
应爽, 袁大宇, 李尚锋 . 一次东北冷涡不同阶段强对流天气特征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4): 9-18. |
[4] |
段云霞,李得勤. 台风“碧利斯”的雷达反演及改进[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5): 25-. |
[5] |
东高红,吕江津. 不同校准方法检验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的效果对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4): 38-42. |
[6] |
罗玲, 胡亮, 何金海, 娄小芬. 东北冷涡背景下浙江省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6): 35-42. |
[7] |
杨淑华, 梁进秋, 张小冬, 王丽丽, 贾利芳. 大同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多普勒雷达速度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56-60. |
[8] |
梁红, 陈立德, 李大为, 刘凯, 隋东. 沈阳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逆风区的回波演变[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12-17. |
[9] |
郑石, 黄兴友, 李艳芳. 一次短时暴雨WP-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回波与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6-11. |
[10] |
翟菁, 周后福, 张建军, 黄勇. 基于指标叠套法的安徽省强对流天气潜势预警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2): 1-7. |
[11] |
赵俊荣. 天山北坡一次致灾冰雹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3): 14-18. |
[12] |
王丽荣,杨荣珍,李朝华,许宏利. 多普勒雷达三维拼图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监测中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5): 18-23. |
[13] |
王天奎,杨向东,肇启锋. 2005年6月桃仙机场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5, 21(4): 12-13. |
[14] |
丁力,彭九慧. 东蒙冷涡天气气候统计分析和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4, 20(1):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