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秀英, 廖留峰, 王俊杰.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滇西南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2): 15-22. |
[2] |
吴春英, 刘多文, 钟博, 蒋婷婷, 于蕙箐, 陈佳美, 高燕. 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乡镇温度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1): 108-112. |
[3] |
郑石, 王冠, 林中冠, 关健华, 黄兴友. 1961-2013年中国强降水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02-107. |
[4] |
赛瀚, 李燕, 刘硕, 全美兰, 孙悦程. 东北区域数值模式产品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5): 119-127. |
[5] |
宋晓巍;李琳琳;张琳;刘青;李石;慕臣英;张菁. CLIGEN天气发生器模拟沈阳地区降水的适用性评价[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4): 26-35. |
[6] |
王焕毅, 谭政华, 杨萌, 张翘, 蒋林杉. 三种数值模式气温预报产品的检验及误差订正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22-29. |
[7] |
张丽, 徐朋飞, 吴胜平, 董方有. 安庆市降水相态识别判据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30-37. |
[8] |
李建强, 李新生, 董文晓, 吕菁菁. RPG-HATPRO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温度和湿度数据适用性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6): 89-95. |
[9] |
郑凯, 安英玉, 韩书新, 李鹏, 高倩楠, 李冬楠. 高纬地区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综合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6): 105-111. |
[10] |
徐玉秀, 蒋姗姗, 周福然, 温舟, 白雪, 史虹婷, 胡明, 张翠艳. 1981—2010年锦州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及其与气象产量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82-90. |
[11] |
翟振芳, 魏春璇, 邓斌, 纪元. 安徽省ECMWF数值模式降水预报性能的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1-9. |
[12] |
刘慧, 饶晓琴, 张恒德, 李明, 张志刚. 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预报效果对比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5): 17-24. |
[13] |
杨阳, 王连仲, 周晓珊. 东北区域业务模式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21-28. |
[14] |
孙宝利, 孙凤华, 孙可, 曹铭书, 杨晓彤, 张建国. 1961-2015年阜新地区气候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4): 64-70. |
[15] |
李永生, 王永光, 王莹. 黑龙江省夏季降水主模态异常型前兆信号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 33(3): 2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