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石, 王冠, 林中冠, 关健华, 黄兴友. 1961-2013年中国强降水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6): 102-107. |
[2] |
王晓立, 王恬茹, 杨萌, 张娜, 鲁丹, 徐太安. 潍坊市地面水汽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78-85. |
[3] |
廖玉芳, 张剑明. 湖南省雨季与中国南方地区不同雨期相关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1): 69-81. |
[4] |
张婉莹, 孙秀博, 李岚, 吴侃, 秦美欧, 李晓岚. 1961-2014年辽宁地区雾日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6): 77-84. |
[5] |
支星,徐海明,米卫红,苏志侠,段项锁,唐振兴. 中国东北和西北区域三种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温度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6): 147-157. |
[6] |
阎琦, 陆井龙, 田莉, 崔锦, 李爽,杨青 . 1971—2011年辽宁寒潮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4): 63-69. |
[7] |
吉莉,李强,苟思,李家启,马君,汪志辉,冉静. 1971—2010 年重庆蔬菜气候生产潜力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3): 91-95. |
[8] |
吉莉,李家启,苟思,李强,汪志辉,李光兵, 张爽1. 重庆地区人体舒适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1): 88-94. |
[9] |
房一禾,张运福,邵鹏程,周放, 赵连伟,姜鹏,于杨 . 辽宁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1): 57-63. |
[10] |
许薇,汤强,陈欢欢. 1961—2010年广东省高温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6): 68-74. |
[11] |
李娇,任国玉,任玉玉,沈志超,孙秀宝. 辽宁地区夏季高温极值预测模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6): 50-57. |
[12] |
阎琦,蒋大凯,陈传雷,崔锦,陆井龙,桑明刚. 1960—2009年辽宁区域性暴雪气候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4): 43-48. |
[13] |
茅海祥,王文. 1960—2010年中国南方地区夏季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1): 90-95. |
[14] |
孙广禄, 王晓云, 章新平, 吴华武, 申林. 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的时空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3): 18-23. |
[15] |
唐亚平, 张凯, 李忠娴, 李岚, 戴新童, 严晓瑜. 1964—2008年辽宁省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2): 5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