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燕, 刘晓初, 赛瀚, 张彩凤, 赵惠芳. 大连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的应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9-17. |
[2] |
孙欣, 陈传雷, 梁寒, 杨青, 贺慧, 陆井龙, 赵明. 辽宁地区大暴雨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合成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5): 40-46. |
[3] |
王晓玲, 王艳杰, 陈赛男, 李银娥, 钟敏. 鄂东北地区两次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 32(4): 1-11. |
[4] |
杨青,韩秀君,高松影,阎琦,卢秉红,田莉. 1960—2011年辽宁省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 31(1): 34-42. |
[5] |
袭祝香,纪玲玲,张硕. 吉林省重大暴雨过程影响损失评估模型的建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 30(5): 141-145. |
[6] |
李国翠,孙云,李国平,张立霞. “20110809”石家庄西部大暴雨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5): 1-5. |
[7] |
李巧媛,唐明晖. 1962—2011年湖南省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3): 52-57. |
[8] |
徐璐璐,李慧琳,孙连强,李倩. 2010年8月丹东连续两次副热带高压暴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4): 49-54. |
[9] |
李安泰,何宏让,张云. WRF模式对舟曲“0808”特大泥石流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2): 54-59. |
[10] |
赵俊荣, 郭金强, 杨景辉, 杨建成. 准噶尔盆地南缘一次强对流风暴雷达回波演变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1): 21-26. |
[11] |
赵俊荣. 天山北坡一次致灾冰雹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3): 14-18. |
[12] |
丰晓君邹积慧吴文杰侯国成蔡婷. 庄河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多因子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6): 12-18. |
[13] |
袁海豹,姜俊玲,张雪冬. 一次区域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24(4): 56-59. |
[14] |
吴春英,侯波,刘飞,肇振国,王阳. 2005年8月13日抚顺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3): 11-15. |
[15] |
韩吉健,于洪运,李守智. 复州湾盐场大暴雨成因分析和预报[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1, 17(1): 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