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媛媛. "城市-街区"不同尺度下建筑布局对城市热环境影响关系研究[D]. 北京: 北京建筑大学, 2023: 2-3.
|
2 |
高伟, 陈浩君, 谈建国. 上海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网应用及展望[J]. 气象科技进展, 2017, 7 (6): 99- 104.
|
3 |
沈历都, 龚强, 徐红, 等. 土地扩张对城市边界层风热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 (6): 64- 74.
|
4 |
李峻峰, 赵瑾. 面向长时间尺度室外热环境模拟的节气日典型气象日气象要素序列的生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 39 (5): 53- 61.
|
5 |
庄莉娟, 蔡芫镔, 祁娟娟. 基于ENVI-met的福州大学校区冬季热环境模拟与热舒适度变化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 (6): 44- 52.
|
6 |
徐一平, 郑祚芳, 苗世光, 等. 城市复杂下垫面对局地气温和风定量影响的观测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3, 28 (4): 385- 397.
|
7 |
王喆, 周勇, 唐伟, 等. 气象探测设备的微型化智能化发展对传统气象业务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信息化, 2018, (3): 67- 71.
|
8 |
范雯杰, 程昌玉, 余德亮, 等. 国内外微型气象智能观测设备概况[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智能气象观测论文集. 郑州: 中国气象学会, 2017: 12-13.
|
9 |
陈艳莹. 智慧气象服务的研究与展望[J]. 数字通信世界, 2019, (9): 124, 130.
|
10 |
王振超, 陈雪娇, 刘姝, 等. 微型智能气象站降雨观测对比试验[J]. 应用气象学报, 2023, 34 (4): 438- 450.
|
11 |
吴有恒, 张杰, 闵昌红, 等. SKY微型气象站对比观测数据分析[J]. 绿色科技, 2021, 23 (2): 38- 40.
|
12 |
胡新华, 李嫦, 刘东育, 等. 智能气象站与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6, 33 (1): 57- 60.
|
13 |
鲁峻麟, 黄惺惺, 顾桃峰, 等. 智慧城市微型自动气象站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与评估[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2, 39 (1): 28- 31.
|
14 |
邓雷. NTC热敏电阻在精确测温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 31 (10): 100- 101.
|
15 |
Phillips P J , 朱 民 . 二极管温度计在热电功率测量上的应用[J]. 国外计量, 1990, (5): 53-54, 21.
|
16 |
中国气象局.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20: 35.
|
17 |
潘晓华, 翟盘茂. 气温极端值的选取与分析[J]. 气象, 2002, 28 (10): 28-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