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萃萃, 翟盘茂. 中国大城市极端强降水事件变化的初步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5): 553- 560.
|
2 |
常姝婷, 白雪, 曲梓祎, 等. 全球变暖趋缓背景下辽宁夏季降水变化及水汽输送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 (3): 57- 64.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21.03.008
|
3 |
孙继松, 雷蕾, 于波, 等. 近10年北京地区极端暴雨事件的基本特征[J]. 气象学报, 2015, 73 (4): 609- 623.
|
4 |
董良鹏, 张萍萍. 2020年湖北省两次低涡型极端降水气象因子异常特征对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 (6): 20- 28.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22.06.003
|
5 |
谌芸, 孙军, 徐珺, 等.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J]. 气象, 2012, 38 (10): 1255- 1266.
|
6 |
田付友, 郑永光, 张小玲, 等. 2017年5月7日广州极端强降水对流系统结构、触发和维持机制[J]. 气象, 2018, 44 (4): 469- 484.
|
7 |
江远安, 尹宜舟, 陈鹏翔, 等. 1961—2014年新疆降水极值概率特征及拟合不确定性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13 (1): 52- 60.
|
8 |
王莉萍, 王维国, 张建忠. 我国主要流域降水过程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8, 27 (2): 161- 173.
|
9 |
薛啟, 唐亚平, 王丽娜, 等. 2015—2019年甘肃平凉地区夏季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及天气形势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 (1): 57- 64.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22.01.008
|
10 |
李建, 宇如聪, 孙溦. 中国大陆地区小时极端降水阈值的计算与分析[J]. 暴雨灾害, 2013, 32 (1): 11- 16.
|
11 |
侯淑梅, 孙敬文, 孙鹏程, 等. 基于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和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山东省极端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J]. 气象, 2020, 46 (2): 200- 211.
|
12 |
吴梦雯, 罗亚丽. 中国极端小时降水2010—2019年研究进展[J]. 暴雨灾害, 2019, 38 (5): 502- 514.
|
13 |
卢珊, 胡泽勇, 王百朋, 等. 近56年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格局[J]. 高原气象, 2020, 39 (4): 683- 693.
|
14 |
韦志刚, 李娴茹, 刘雨佳, 等. 1961—2018年华南年和各季极端降水变化特征的比较分析[J]. 高原气象, 2021, 40 (6): 1513- 1530.
|
15 |
赵海军, 曹洁, 潘玲, 等. 2007—2019年山东省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 海洋气象学报, 2021, 41 (2): 149- 155.
|
16 |
张志富, 希爽. 1961—2017年中国中东部暖季小时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2, 45 (5): 1- 7.
|
17 |
廖胜石, 卓健, 罗建英, 等. 广西汛期极端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J]. 暴雨灾害, 2022, 41 (3): 308- 314.
|
18 |
宇如聪, 李建, 陈昊明, 等. 中国大陆降水日变化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 2014, 72 (5): 948- 968.
|
19 |
陶局, 唐燕玲, 易笑园, 等. 近10 a浙江省极端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J]. 暴雨灾害, 2021, 40 (6): 599- 607.
|
20 |
张天宇, 李永华, 程炳岩, 等. 三峡库区汛期极端降水非均匀性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3): 298- 304.
|
21 |
雷蕾, 孙继松, 何娜, 等. "7.20"华北特大暴雨过程中低涡发展演变机制研究[J]. 气象学报, 2017, 75 (5): 685- 699.
|
22 |
苏爱芳, 席乐, 吕晓娜, 等. 豫北"21 · 7"极端暴雨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 2022, 48 (5): 556- 570.
|
23 |
余卫东, 柳俊高, 常军, 等. 1957—2005年河南省降水和温度极端事件变化[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4 (2): 78- 83.
|
24 |
朱业玉, 顾万龙, 王记芳, 等. 河南省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5): 495- 500.
|
25 |
栗晗, 王新敏, 张霞, 等. 河南"7 · 19"豫北罕见特大暴雨降水特征及极端性分析[J]. 气象, 2018, 44 (9): 1136- 1147.
|
26 |
张霞, 王新敏, 栗晗, 等. 基于环境参数的极端暴雨指数构建及其应用[J]. 气象, 2020, 46 (7): 898- 912.
|
27 |
苏爱芳, 吕晓娜, 崔丽曼, 等. 郑州"7.20"极端暴雨天气的基本观测分析[J]. 暴雨灾害, 2021, 40 (5): 445- 454.
|
28 |
王婧羽, 李哲, 汪小康, 等. 河南省雨季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 暴雨灾害, 2019, 38 (2): 152- 160.
|
29 |
杨军勇, 苏爱芳. 河南省暖季小时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 暴雨灾害, 2021, 40 (2): 153- 159.
|
30 |
中国气象局.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QX/T 118—2010[S]. 北京: 气象出版社.
|
31 |
苏爱芳, 孙景兰, 谷秀杰, 等. 河南省对流性暴雨云系特征与概念模型[J].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24 (2): 219- 229.
|
32 |
侯春梅, 陈忠民, 康雯瑛, 等. 河南汛期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31 (2): 39- 42.
|
33 |
陈炯, 郑永光, 张小玲, 等. 中国暖季短时强降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尺度对流系统日变化关系分析[J]. 气象学报, 2013, 71 (3): 367- 3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