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971—2021年大连地区南部(大连、旅顺、金州)、北部(瓦房店、普兰店、庄河)6个国家气象站冬季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 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百分位法定义极端事件阈值和合成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近51 a大连地区冬季冷暖变化趋势及异常特征, 并进一步探讨了冷冬、暖冬年大气环流异常成因。结果表明: 近51 a大连地区冬季和各月气温变化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 南部地区的上升率高于北部地区; 金州以南和瓦房店地区尤以最低气温上升最明显, 最低气温的上升对冬季增暖最为显著, 旅顺最低气温升幅最大, 而普兰店和庄河地区尤以最高气温上升最明显, 最高气温的上升对冬季增暖最为显著, 普兰店最高气温升幅最大; 大连地区2月的气温上升对冬季增暖贡献最大。20世纪70—80年代为偏冷期, 90年代是最暖期, 进入21世纪以来, 从2006年开始冬季增暖趋缓。大连地区在1986年前后发生由冷变暖的显著突变。近51 a低温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 相对暖期仍有寒冷年份出现, 1月低温日数最多。近51 a冬季极端冷日显著减少, 极端暖日明显增加, 且极端暖日年际起伏较大, 增加了气候异常的不稳定性。大连地区冬季气温异常主要是由地面西伯利亚高压、500 hPa东亚大槽、乌拉尔山高压、鄂霍茨克海高压等的异常导致。冬季地面西伯利亚高压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强(弱), 500 hPa欧亚中高纬度以经(纬)向环流为主, 乌拉尔山高压、鄂霍茨克海高压和东亚大槽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弱), 导致东亚冬季风偏强(弱), 有(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大连地区, 从而造成大连地区易出现冷(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