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敏,李江波,田晓飞,张瑞芳,沈芳,乐章燕. 京津冀地区辐射雾生消影响因子和污染物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 39(3): 56-64. |
[2] |
蒋语童, 谢立勇, 高士博, 于丽杰. 辽宁省滑雪气象条件的特征及变化趋势[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 39(1): 65-72. |
[3] |
张舒,阙粼婧,王莹,王蕾,栾晨,孙兆彬. 2014—2017年哈尔滨地区供暖前与供暖期空气污染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6): 81-88. |
[4] |
梁洪海,姜忠宝,刘实,李尚锋. 吉林省冬季旅游气象条件分析与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5): 88-97. |
[5] |
张晓东,王冠,王秀玲,崔粉娥,郑艳萍. 2016—2019年唐山市臭氧污染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2): 62-69. |
[6] |
高睿娜,孙银川,左河疆,高娜,王岱. 银川市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1): 33-39. |
[7] |
张辉,巫楚,张敬伟,林小平,梁家权,刘素,郭艳芳,李成柳. 河源市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38(1): 40-47. |
[8] |
符传博, 丹利, 徐文帅, 刘丽君. 2015-2018年海南省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天气类型[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6): 27-35. |
[9] |
刘宁微, 权维俊, 任万辉, 李晓岚, 李丽光, 王迪. 辽宁地区O3污染状况及相关气象要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5): 27-33. |
[10] |
于杰,李玉鹏,苏丽欣,邵祺多,李尚锋,丁立,高枞亭,安林昌. 2019年1月长春市一次霾污染过程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2): 56-63. |
[11] |
郭凤娟,李春花,窦春苓. 克拉玛依市PM2.5质量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4): 52-58. |
[12] |
王秀玲,花家嘉,李轩,马前进,王冠,李衡,曹晓霞. 2015—2017年唐山市PM2.5重污染生消气象条件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4): 45-51. |
[13] |
余钟奇, 马井会, 毛卓成, 曹钰, 瞿元昊, 许建明. 2017年上海臭氧污染气象条件分析及臭氧污染天气分型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6): 46-54. |
[14] |
陆倩, 王国辉, 付娇, 周士茹. 承德市臭氧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6): 67-76. |
[15] |
杜勤博, 吴晓燕, 郑素帆, 李玥莹, 陈欢欢, 张宇烽. 汕头市PM2.5的气象要素影响分析及预报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5): 7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