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2-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义乌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冯利华,赵贤产,毛樟林,华云峰,朱跃娟,朱持则,张行才,骆高远
    2008 (1):  1-4. 
    摘要 ( 1019 )   PDF(360KB) ( 479 )  
    根据历史和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到义乌市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义乌市的涝年偏多,旱年偏少,而枯水期则旱年偏多,涝年偏少。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或翌年,义乌市的降水显著偏多,而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或翌年,义乌市的降水则显著偏少。丰水期平均入梅日偏早,平均出梅日偏晚,平均梅雨日数偏长,平均梅雨量偏多,而在枯水期则反之。义乌市6月6—15日入梅的可能性最大,出梅日期的时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其集中期的发生规律不如入梅集中期明显。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或翌年,义乌市的出梅日偏晚,而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或翌年,义乌市的出梅日偏早。研究结果可为水库源区雨季的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层状云微物理结构的水平变化特征
    谢松元,杨扬,杨军
    2008 (1):  5-8. 
    摘要 ( 774 )   PDF(323KB) ( 505 )  
    根据1997年在辽宁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获取的探测资料,探讨了层状云中云滴谱、粒子数浓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变化,并分析了温度、粒子含水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云滴数浓度和云滴半径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着较强的起伏性变化;层状云中温度在水平方向上总体变化不大;云中的云滴谱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起伏较大,存在3种变化规律;云中含水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大,且与粒子数浓度存在正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1954—2005年南昌市区气象灾害趋势与防御研究
    罗美娟,刘玲,唐传师
    2008 (1):  9-13. 
    摘要 ( 886 )   PDF(393KB) ( 807 )  
    为了解城市气象灾害的年度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南昌为例,利用1954—2005年气象资料,对城市积涝、雷电、大雾、高温热浪、风灾和冰雪冻害等6种主要城市气象灾害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统计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城市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暴雨、大雾和高温热浪呈增加趋势,雷电、大风和冰雪的发生呈减少趋势。在分析城市本身致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城市建设规划、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和加强灾害监测与预警等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投影寻踪回归与BP神经网络方法在前汛期降水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杨永生,何平
    2008 (1):  14-17. 
    摘要 ( 848 )   PDF(360KB) ( 719 )  
    以1962—2006年粤北地区7个站4—6月前汛期降水量资料为基础,将前汛期降水量与74项环流指数资料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影响粤北地区前汛期降水量的16个关键环流指数因子,分别应用投影寻踪回归、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前汛期降水趋势预测模型,对粤北地区前汛期降水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投影寻踪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能力均优于传统的逐步回归模型。其中,PPR模型比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象条件对烟囱污染物影响的模拟研究
    刘玉彻,杨洪斌,梁刚
    2008 (1):  18-21. 
    摘要 ( 850 )   PDF(323KB) ( 812 )  
    利用ISC3模型模拟了某电厂不同高度烟囱在不同风速、不同稳定度情况下SO2的最大落地浓度和落地距离。结果表明:在烟囱高度不变的情况下,稳定度不变,如果风速逐渐加大,则SO2最大落地浓度变小,且最大落地距离亦变小;烟囱高度不变且风速不变情况下,稳定度由稳定趋向于不稳定,则SO2最大浓度变小且最大落地距离变小;在风速和稳定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烟囱高度的减小,SO2最大浓度变大且最大落地距离不变;在建烟囱最高高度不宜超过300 m。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方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垂直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祁红彦,周广胜,许振柱
    2008 (1):  22-26. 
    摘要 ( 910 )   PDF(384KB) ( 675 )  
    玉米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大小直接影响冠层内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玉米净第一性生产力或作物产量的准确评估。为弄清玉米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基于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于2006年生育期的光合有效辐射观测数据和叶面积指数动态观测数据,对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冠层内不同垂直层次叶片的PAR分布随生育期变化显著,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2=0.89);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消光系数K值在生育期呈动态变化,约为0.76,且表现为苗期较大、生育后期较小。分析表明,在进行光合有效辐射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光合作用模拟时,应考虑消光系数的动态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
    朱京海,刘伟玲,胡远满,王炜,
    2008 (1):  27-31. 
    摘要 ( 896 )   PDF(475KB) ( 447 )  
    辽宁沿海湿地资源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环评中,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提出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4个指标,即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特有性和外来物种入侵度。建立了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辽宁沿海6地市及其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该项研究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开发决策提供了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区开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汤育
    2008 (1):  32-35. 
    摘要 ( 1134 )   PDF(908KB) ( 828 )  
    利用遥感技术可快速、准确、大范围地监测矿山开发状况和了解矿区生态环境现状。以Landsat TM和CBERS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来源,采用栅格数据、遥感数据与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内业处理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目视解译、人机交互解译、计算机自动识别等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和遥感影像处理,分析近20 a阜新市海州露天矿矿区面积变化趋势及近5a来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阜新市海州露天矿矿区面积逐年减小,当地空气质量逐年优化。由此可见,露天矿矿区面积的减小对于当地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1953—2005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溪市气象局辽宁本溪
    2008 (1):  36-39. 
    摘要 ( 859 )   PDF(343KB) ( 854 )  
    利用1953—2005年本溪地区温度和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前后本溪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本溪地区的年各季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8℃/10 a,冬季最大为0.54℃/10 a;年降水量和各季降水量呈波动性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31.67 mm/10 a,春季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他各季倾向率均为负值;水热匹配条件趋于恶化,干旱发生频率增大。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4—2005年锦州气温变化及其受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杨桂娟,鄢志宇
    2008 (1):  40-43. 
    摘要 ( 838 )   PDF(329KB) ( 738 )  
    根据1954—2005年锦州累年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滑动平均方法分析了近半个世纪锦州季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气温突变。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锦州气温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温发生突变,其后气温持续偏高;同时根据锦州城郊农业试验站的资料,初步分析了城市热环境对气温的影响。分析表明,人为的城市热环境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锦州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营口和鞍山城市气候变化对比分析及原因探讨
    金巍,曲岩,徐景文,马福安,王岩
    2008 (1):  44-47. 
    摘要 ( 1157 )   PDF(332KB) ( 584 )  
    利用1951—2005年辽宁省沿海轻工业城市营口和重工业城市鞍山的气温、降水、云量、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等气候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5 a来2城市的各类气候变化特征及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近55 a来营口和鞍山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降水、总云量、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均呈递减趋势,只有低云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营口呈递增趋势,鞍山呈递减趋势,鞍山平均气温递增趋势及总云量、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递减趋势均强于营口同类气候要素变化;营口和鞍山城市平均气温、相对湿度、低云量和风力气候要素特征趋势变率较大,降水和总云量趋势变率相对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存储过程在天气预警短信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潘静,卢娟,张凯
    2008 (1):  48-51. 
    摘要 ( 813 )   PDF(328KB) ( 662 )  
    为保障天气预警短信接收覆盖面,对预警短信用户短信状态报告的接收情况进行监控,应用存储过程方法设计了状态报告查询模块,实现了预警短信监控系统中短信状态报告的查询、解析功能。利用存储过程设计的查询模块可有效地降低网络负载,平均查询速度提高30%,并能够调取不同的数据结果为后续预警短信操作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交通运输对道路两侧土壤及植物的影响研究展望
    甄宏
    2008 (1):  52-55. 
    摘要 ( 829 )   PDF(404KB) ( 490 )  
    针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的状况,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交通运输污染物的分类与来源,概述了交通运输对道路周围土壤及植物的影响。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的实际,探讨了相关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应以开发清洁替代能源和深入研究污染物在各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而减少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损害及筛选对交通运输特征污染物高富集的树种以阻断污染物的迁移为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流中污染物衰减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郭儒,李宇斌,富国
    2008 (1):  56-59. 
    摘要 ( 932 )   PDF(358KB) ( 803 )  
    污染物衰减系数是反映河流水质污染变化情况、建立水质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其确定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水环境容量以及水质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概述了国内外部分河流的COD和BOD以及氨氮的衰减系数,并分析了影响污染物衰减系数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河流水体自净规律、计算水环境容量、区域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模糊马尔可夫预测法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方红
    2008 (1):  60-62. 
    摘要 ( 793 )   PDF(244KB) ( 548 )  
    将模糊综合评价及马尔可夫链同时运用到空气质量的评价中,可克服大气环境系统所固有的模糊性及随机性。通过1994—1998年芜湖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计算表明:不仅预测结果准确,而且由于应用了模糊数学方法,使得结果较为可信,且整个过程计算简单,是一种较适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界层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分析
    周艳明,刘厚凤,吴保庆
    2008 (1):  63-66. 
    摘要 ( 1001 )   PDF(347KB) ( 912 )  
    根据广州市城区麓湖、郊区花都测站的2004年污染物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Excel分析了广州市臭氧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包括臭氧浓度的年季变化、周变化及日变化特征,并分析了O3与污染物CO、NOx(NO和NO2)、SO2、PM10以及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广州市臭氧浓度一年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6月和10月并且郊区浓度大于城区;一周之中最大浓度出现在周末;O3日平均浓度与NOx、NO、CO、相对湿度负相关性较显著,与PM10和气温正相关性较显著;在气温较高、湿度较低的晴朗少云天气时,易造成广州市臭氧的高浓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滦苯加氢精制工程环境风险评价
    王绪鑫,徐新阳,张宇晨
    2008 (1):  67-71. 
    摘要 ( 815 )   PDF(408KB) ( 433 )  
    以某苯加氢精制工程为例,探讨了焦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该项目所在地近3 a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当地的污染气象特征;采用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等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筛选出主要风险因子并进行风险预测,采用多烟团模式并考虑气象因素进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污染事故发生后,苯类物质的地面浓度最大值为3 214 mg/m3,位于距离事故发生源WNW方向约50 m处超标1 339倍,由此可知近距离污染严重;高浓度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污染源附近,随着距离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不断向下风向扩散,超标范围在6 km内。利用简化分析法,定量给出此项工程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为7.6×10-6/a,小于化工行业风险值8.33×10-5/a,此工程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