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海东, 罗勇, 王邦中, 等.  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2 (2): 85- 88. | 
																													
																						| 2 | Frich P ,  Alexander L V ,  Della-marta P , et al.  Observed coherent changes in climatic extreme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J]. Climate Research, 2002, 19 (3): 193- 212. | 
																													
																						| 3 | 黄荣辉, 杜振彩.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旱涝气候灾害的演变特征及趋势[J]. 自然杂志, 2010, 32 (4): 187- 195. | 
																													
																						| 4 | IPCC.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M]//Field C B, Barros V, Stocker T F, et al.A special report of Working Groups I and Ⅱ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 
																													
																						| 5 | 姚玉璧, 张强, 李耀辉, 等.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科学问题与展望[J]. 资源科学, 2013, 35 (9): 1884- 1897. | 
																													
																						| 6 | 朱丽娟, 吴焕, 孟雪靖.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39 (4): 209- 211. | 
																													
																						| 7 | 姜丽霞, 陈可心, 刘丹, 等.  2013年黑龙江省主汛期降水异常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分析[J]. 气象, 2015, 41 (1): 105- 112. | 
																													
																						| 8 | 刘琳, 徐宗学.  西南地区旱涝特征及其趋势预测[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10): 1792- 1801. | 
																													
																						| 9 | 刘佳旭, 李丽娟, 李九一, 等.  1954-2014年云南省降水变化特征与潜在的旱涝区域响应[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 18 (8): 1077- 1086. | 
																													
																						| 10 | 茅海祥, 王文.  1960-2010年中国南方地区夏季旱涝时空分布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 (1): 90- 95. | 
																													
																						| 11 | 杨晓静, 徐宗学, 左德鹏, 等.  东北三省近55a旱涝时空演变特征[J]. 自然灾害学报, 2016, 25 (4): 9- 19. | 
																													
																						| 12 | 韩冬梅, 杨贵羽, 严登华, 等.  近50年东北地区旱涝时空特征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4, 32 (6): 5- 8. | 
																													
																						| 13 | 顾金普, 王双银, 龚家国, 等.  黑龙江省降水及旱涝时空演变特征[J]. 水电能源科学, 2017, 35 (2): 17- 20. | 
																													
																						| 14 | 王学哲, 孙才志, 曹永强.  基于修正Z指数的黑龙江省旱涝时空特性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7, 35 (10): 1- 4. | 
																													
																						| 15 | 高璐迪.近50年黑龙江省农业界限温度及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6. | 
																													
																						| 16 | 孙彦坤, 李浩然, 兰倩, 等.  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对水稻不同发育期生长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49 (9): 1794- 1803. | 
																													
																						| 17 | 杜绍敏.  黑龙江省水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5, 32 (4): 96- 99. | 
																													
																						| 18 | 王劲松, 郭江勇, 周跃武, 等.  干旱指标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干旱区地理, 2007, 30 (1): 60- 65. | 
																													
																						| 19 | Vergni L ,  Todisco F .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agricultural drought indices in Central Italy[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11, 151 (3): 301- 313. | 
																													
																						| 20 | Ezzine H ,  Bouziane A ,  Ouazar D .  Seasonal comparisons of meteor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drought indices in Morocco using open short time-series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Geoinformation, 2014, 26, 36- 48. | 
																													
																						| 21 | 郭小芹, 罗永忠.  1961-2016年祁连山区季节性干旱综合指数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 (1): 88- 93. | 
																													
																						| 22 | 庄晓翠, 郭城, 张林梅.  西北干旱区阿勒泰地区气温日较差的变化特征及R/S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12): 85- 92. | 
																													
																						| 23 | 迟道才, 张欣雅, 陈涛涛, 等.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干旱变化特征分析——以大庆地区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9 (2): 173- 179. | 
																													
																						| 24 | 杨世刚, 杨德保, 赵桂香, 等.  三种干旱指数在山西省干旱分析中的比较[J]. 高原气象, 2011, 30 (5): 1406- 1414. | 
																													
																						| 25 | 鞠笑生, 杨贤为, 陈丽娟, 等.  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8 (1): 26- 33. | 
																													
																						| 26 | 张存杰, 王宝灵, 刘德祥, 等.  西北地区旱涝指标的研究[J]. 高原气象, 1998, 17 (4): 381- 389. | 
																													
																						| 27 | 刘剑刚.  基于Z指数的辽宁省洪涝灾害时空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0 (3): 409- 413. | 
																													
																						| 28 | 袁文平, 周广胜.  标准化降水指标与Z指数在我国应用的对比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28 (4): 523- 529. | 
																													
																						| 29 | 蔡敏, 黄艳, 朱宵峰, 等.  Z指数方法在小流域洪涝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J]. 气象科技, 2010, 38 (4): 418- 422. | 
																													
																						| 30 | 李柏贞, 周广胜.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4, 34 (5): 1043- 1052. | 
																													
																						| 31 | 曹义娜.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分布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7. | 
																													
																						| 32 | 唐亚平, 张凯, 李忠娴, 等.  1964-2008年辽宁省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2): 50- 55. | 
																													
																						| 33 | 袁媛, 王心源, 雷能忠, 等.  基于GIS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涝灾害时空分析[J]. 水文, 2007, 27 (6): 36- 38, 49. | 
																													
																						| 34 | 邓晓斌.  基于ArcGIS两种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J]. 地理空间信息, 2008, 6 (6): 85- 87. | 
																													
																						| 35 | 刘志雄, 肖莺.  长江上游旱涝指标及其变化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3): 310- 314. | 
																													
																						| 36 | 张娜, 陈莹, 张粮锋, 等.  基于Z指数的福州市近51年旱涝时空特征分析[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28 (3): 292- 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