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柴发合. 中国未来三年大气污染治理形势预判与对策分析[J]. 中国环境监察, 2019, 27 (1): 29- 31.
|
2 |
孙家仁, 许振成, 刘煜, 等. 气候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6): 805- 814.
|
3 |
黄勇, 张红, 汪腊宝, 等.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大气污染扩散能力的影响[J]. 装备环境工程, 2019, 16 (6): 55- 62.
|
4 |
唐颖潇, 韩素芹, 蔡子颖, 等. 2013—2017年天津市大气自净能力与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 (6): 55- 66.
|
5 |
朱红蕊, 刘赫男, 张洪玲, 等. 2008—2018年黑龙江省大气自净能力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 36 (4): 89- 94.
|
6 |
李养养, 唐小威, 张佳音. 关中城市群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对策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5, 27 (4): 60- 62.
|
7 |
王红军, 何晓嫒, 苏静, 等. 关中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陕西气象, 2020, (3): 26- 30.
|
8 |
尉鹏, 赵钰涵, 任鹏杰, 等. 关中地区PM2.5污染过程的主要参数特征和EMD统计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 33 (8): 1740- 1748.
|
9 |
孟宁, 贝耐芳, 李国辉, 等. 关中地区冬季人为源减排对PM2.5浓度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 (5): 1646- 1656.
|
10 |
霍彦峰, 邓学良, 弓中强, 等. 2017年5月长三角地区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 (1): 26- 34.
|
11 |
杨元琴, 王继志, 张小曳, 等. 2017年1月沈阳和松辽平原地区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影响机理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 (6): 116- 124.
|
12 |
张军. 基于修正A值法的西安市大气环境容量估算[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 127- 129.
|
13 |
邓玥. 汾渭平原为何成为蓝天保卫战主战场[N]. 中国环境报, 2018-02-23(1).
|
14 |
朱蓉, 张存杰, 梅梅. 大气自净能力指数的气候特征与应用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 (10): 3601- 3610.
doi: 10.3969/j.issn.1000-6923.2018.10.001
|
15 |
赵珊珊, 朱蓉. 全国大气自洁能力气候评价方法研究[C]//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分会场——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异、生态—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科学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5: 266-269.
|
16 |
郁珍艳, 李正泉, 高大伟, 等. 浙江省空气质量与大气自净能力的特征分析[J]. 气象, 2017, 43 (3): 323- 332.
|
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大气自净能力等级: GB/T 34299-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
18 |
董旭光, 刘焕彬, 汤子东,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山东大气自净能力特征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 2018, 38 (4): 93- 102.
|
19 |
李丽光, 丁抗抗, 王宏博, 等. 辽宁省城郊霾日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 (6): 125- 132.
|
20 |
杨栋, 朱佳敏, 姚日升, 等. 宁波地区空气质量及大气自净能力海陆差异对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35 (3): 52- 59.
|
21 |
黄小刚, 邵天杰, 赵景波, 等. 汾渭平原PM2.5浓度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39 (8): 3539- 3548.
|
22 |
刘新, 刘林春, 赵艳丽, 等. 呼和浩特市大气自净能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干旱气象, 2020, 38 (4): 632- 638.
|
23 |
井元元, 李宏宇, 张婧, 等. 1961—2017年华北区域大气自净能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1, 37 (2): 233- 244.
|
24 |
朱瑞杰, 窦辉, 王瑾, 等. 咸阳市近60年冬季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 陕西气象, 2021, (4): 33- 38.
|
25 |
郭梦婷, 蔡旭晖, 何启超. 广东省小风气象特征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5): 821- 828.
|
26 |
董继元, 王式功, 尚可政. 降水对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12): 43- 48.
|
27 |
张天宇, 张丹, 王勇, 等. 1951—2018年重庆主城区大气自净能力变化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9, 38 (4): 901- 910.
|
28 |
熊险平, 王琼, 张唯, 等. 沧州市大气自净能力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导刊, 2019, 38 (6): 44- 50.
|
29 |
丁一汇, 吴晓曦, 马淑芬. 1991年江淮暴雨期地气通量与混合层结构的研究[J]. 气象学报, 1997, 55 (3): 257- 270.
|
30 |
王淑云, 节江涛, 熊险平, 等. 城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空气质量预报系统[J]. 气象科技, 2006, 34 (6): 688- 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