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晋广,赵姝慧,刘旸,孙丽,单楠,张铁凝,张梦佳. 一次东北冷涡云降水垂直结构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4): 1-8. |
[2] |
刘艳杰,王清川,许敏,周贺玲. 2019年5月北京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4): 9-17. |
[3] |
张博,于超,黄威,陈传雷. 欧亚持续性阻塞对6月大兴安岭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及气温的前兆信号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4): 63-69. |
[4] |
金巍,刘卫华,李晶,康晓玉. 1951—2017年鞍山市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热岛变化[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4): 78-85. |
[5] |
张旭,孙宝利,白佳宁,张丹梅,孙可,杨晓彤,赵振宇,宁喜龙. 阜新地区东北冷涡多模式降水预报检验[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3): 19-24. |
[6] |
栾兆鹏,卢慧超,李恬,崔向前,赵天良,朱庆瑞. 降水和风对泰安地区PM2.5浓度的影响及区域传输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3): 33-39. |
[7] |
黄瑶,游家兴,肖天贵,郭洁. 大气低频振荡对川西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3): 47-56. |
[8] |
李黎,崔研,王浩宇,吴国振,杨明,张运芝,赵晓川. 营口市百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3): 73-80. |
[9] |
郑小华, 娄盼星, 马永永. 1961—2018年陕西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3): 81-87. |
[10] |
余迪,段丽君,温婷婷,申红艳,汪青春,李红梅. 青藏高原雨季特征及其对气候增暖的响应[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2): 12-18. |
[11] |
王秀萍,李红斌,张靖萱. 2018年7月大连地区异常少雨天气大气环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2): 19-26. |
[12] |
李宇凡,徐士琦,袭祝香,邱译萱,姜忠宝. 吉林省盛夏降水季内变化特征及大气环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2): 27-32. |
[13] |
杨瑞雯,孙欣,谭政华,张宸赫,于亚鑫. 辽宁省春季透雨集合预报误差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1): 26-32. |
[14] |
敖雪,赵春雨,崔妍,周晓宇,翟晴飞,沈历都,王涛. 中国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的模拟评估与未来情景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1): 33-42. |
[15] |
姬兴杰,丁亚磊,李凤秀,左璇. 河南省气温资料均一化前后气温变化趋势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 37(1): 4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