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环境学报 ›› 2025, Vol. 41 ›› Issue (1): 35-42.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25.01.004
姚凯1,2, 朱晓彤3,4, 陈长胜2, 秦玉琳2, 周东雪2, 朴美花2
YAO Kai1,2, ZHU Xiaotong3,4, CHEN Changsheng2, QIN Yulin2, ZHOU Dongxue2, PIAO Meihua2
摘要: 以2022年9月影响东北地区的台风“梅花”残余系统降水为例,采用SAL(structure amplitude and location)空间检验方法对5种中国气象局数值业务模式(CMA模式)降水最强日(2022年9月16日08时至17日08时,热带低压)累计24 h降水预报进行空间检验、偏差成因及预报调整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中各模式在降水位置方面预报均较好,CMA-GFS在降水结构分布、强度方面预报表现最佳,除CMA-BJ外其他模式对于降水极值预测均偏小。CMA-GFS预报效果最佳的原因是其对于台风变性、850 hPa低空急流及暖式切变线位置、强度以及移速预报更准确,CMA-TYM预报较差主要是未能预报出台风变性,对切变线预报速度过快而导致暴雨落区偏大。CMA-GFS随着预报时效的临近,预报效果越来越好,优势主要体现在临近时效内,但在长时效预报中几乎无预报能力,CMA-TYM虽然在临近时段结构与强度预报效果较差,但在长预报时效是最早指示出强降水大致落区与量级的模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