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一次引发黑龙江省大风与强降水的β中尺度系统物理机制与特征分析
    吴迎旭, 周一, 刘松涛, 张礼宝
    2016 (3):  1-9.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01
    摘要 ( 257 )   PDF(4253KB) ( 430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T639和FY-2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及NECP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7月5日由β中尺度系统引发的黑龙江省中部地区一次疑似龙卷和局地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境背景、强对流在卫星云图和雷达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冷涡和地面低压共同作用下,中层弱冷空气与低层强暖空气汇合,形成条件不稳定,低空急流的低层强辐合为β中尺度系统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的中尺度环境场;低层的强垂直风切变使强对流环境条件进一步增强,导致多个超级单体形成和发展。对流云团发展初期强度迅速增强,在成熟阶段前期以大风天气为主,超级单体的位置出现在成熟对流云团内部上冲云顶附近;当β中尺度演变为α中尺度时,云团强度减弱,强天气过程基本结束。在雷达回波上可清晰的看到3个超级单体的生消过程,中气旋和穹窿等特征回波明显且维持时间较长,垂直风廓线和径向速度表现了风暴的垂直气流特征,较强的降水回波移至朗乡地区后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极缓慢,是造成该地区持续强降水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地区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及环境场分析
    梁维亮, 屈梅芳, 赖珍权, 农孟松
    2016 (3):  10-18.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02
    摘要 ( 268 )   PDF(3683KB) ( 554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NCEP的1.0°×1.0°和2.5°×2.5°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的方法对2014年6月5日广西区域性强雷暴天气过程的雷达特征和环境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地区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是在500 hPa前倾槽与地面静止锋配合的有利天气背景下,由两个弓形回波造成的。广西北部地区的弓形回波强度较弱,移动较慢,呈低质心和垂直上升结构,属强降水雷暴系统,造成了短时强降水重复出现,导致大范围暴雨;广西南部地区的弓形回波强度较强,移动较快,具有前侧和后侧入流缺口、前倾结构、中层径向辐合等雷暴大风的典型特征,造成大范围雷暴大风和局地短时强降水。中层环境湿度及垂直风切变的差异是造成广西北部和南部地区雷暴天气类型差异的环境背景原因。广西南部地区中层干区是由副热带高压环流内的干空气在西南急流作用下向北输送造成的。850-500 hPa西南急流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则是由高空槽与副热带高压快速靠近导致的强气压梯度造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天津地区两次北上热带气旋过程对比分析
    史得道, 易笑园, 孙密娜, 王亚男
    2016 (3):  19-27.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03
    摘要 ( 269 )   PDF(3043KB) ( 445 )  
    利用FY-2E卫星TBB资料、日本GMS卫星TBB资料及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对两次登陆后北上影响天津地区的热带气旋(0421号“海马”和1210号“达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天津地区的两个热带气旋北上之后造成的降水呈不对称分布,分别发生在热带气旋“海马”中心北到西北侧(移动路径前方)和热带气旋“达维”中心东北侧,与动力条件(上升运动)和热力条件(暖平流)的不对称分布有关。两个热带气旋在北上过程中不同程度与西风槽产生相互作用,区别在于热带气旋“海马”遇到的高空槽比较深厚,与槽前偏南急流产生耦合作用,同时高空有高位涡下传至对流层低层,诱使地面气旋发展;而热带气旋“达维”遇到的高空槽比较弱,仅靠近高空槽底部,耦合作用不明显,高空也没有明显的正位涡下传至低层,不利于地面气旋的维持发展,导致热带气旋“海马”在登陆后减弱情况下又发展加强,而热带气旋“达维”则一直减弱直到消散在渤海海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六大水库流域面雨量模式预报效果检验
    朱占云, 陈光宇, 姜瑜君, 沈萍月, 许娈
    2016 (3):  28-33.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04
    摘要 ( 239 )   PDF(1017KB) ( 403 )  
    利用OCF(Objective Consensus Forecasting)模式对2014年浙江省梅雨、8月连阴雨、午后雷阵雨和台风降水4种不同降水过程中六大水库流域面雨量进行预报,并采用综合评分法和TS评分法对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OCF模式对2014年浙江地区锋面降水(梅雨、8月连阴雨)预报的综合模糊评分和TS评分均较好,空报率远高于漏报率,从192 h至24 h预报时效的预报效果缓慢调整,各水库之间预报效果差异较小;OCF模式对午后雷阵雨预报的综合模糊评分和TS评分较好,空报率较高的水库流域漏报率也偏高,从192 h至24 h预报时效预报效果不稳定,且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OCF模式对台风降水预报的综合模糊评分和TS评分均偏低,空报率高于漏报率,从192 h至24 h预报时效为显著调好趋势,各水库之间预报效果差异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州地区一次持续性霾天气过程分析
    陈渤黎, 雷正翠, 吴建秋, 吴晶璐, 黄文彦
    2016 (3):  34-40.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05
    摘要 ( 279 )   PDF(1673KB) ( 399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2月1-8日常州地区一次持续性严重霾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常州地区此次持续性霾天气过程中高纬地区高层环流较平直,低层为弱西南暖湿气流,冷空气势力较弱;2013年11月30日常州地区位于地面“L”型高压顶部,偏西风对常州上游地区污染物的输送和12月1日清晨出现的逆温层,导致扩散条件较差是此次霾过程爆发的主要原因;持续的地面均压场控制和频繁出现的逆温层为霾提供了维持机制,12月9日的强冷空气造成了此次霾过程消散。持续性霾天气过程期间,温度露点差减小,相对湿度增大,风力减小,多为偏西偏南风,且近地面多为弱的上升运动,为霾的维持提供了稳定的层结和充足的水汽。常州地区此次霾天气过程的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PM2.5、PM10),部分SO2、NO2及O3等污染物通过协同转化作用生成颗粒物,导致霾粒子浓度剧增是此次霾过程爆发的重要内因;后向轨迹模式的模拟结果也表明常州上游地区污染物的输送对此次霾过程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冷涡暴雨落区统计与诊断分析
    徐红, 晁华, 王文, 陈军庆
    2016 (3):  41-46.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06
    摘要 ( 238 )   PDF(1811KB) ( 509 )  

    选取2008-2011年35个东北冷涡个例,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对东北冷涡暴雨落区进行统计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1年东北冷涡暴雨最易发生在冷涡的第Ⅱ和第Ⅲ象限内,第Ⅱ象限中有吉林省中部地区、中朝边境和辽东半岛3个暴雨落区高概率区,样本概率值最大达0.6;第Ⅲ象限中有河北省北部1个暴雨落区高概率区,样本概率值为0.5。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合成分析法,以动力学条件和热力学条件为诊断量,对比实况暴雨落区概率分布可知,东北冷涡形成时,低空存在明显天气尺度的水汽输送带,水汽辐合形成了较明显的湿舌,暴雨落区位于湿舌舌尖的位置上;水汽通量散度、矢量散度和湿位涡对东北冷涡暴雨落区的短时预报指示效果较好,特别是在东北冷涡的第Ⅰ、第Ⅱ及第Ⅲ象限内,诊断量大值中心与暴雨高概率区基本重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1-2013年大连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王秀萍, 王烁, 李潇潇
    2016 (3):  47-52.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07
    摘要 ( 209 )   PDF(562KB) ( 436 )  
    利用1971-2013年大连地区7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大连地区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和不同等级降水贡献率的年及季节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降水强度显著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71-2013年大连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而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仅春季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显著;年和四季降水日数均呈不显著减少的趋势;年和春季降水强度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而其余季节降水强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年和春季降水强度显著增加主要是由于年和春季的暴雨贡献率及暴雨日数贡献率增加造成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州地区霾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雷正翠, 钱玮, 夏文梅, 沈琰, 吴晶璐, 吴建秋, 黄文彦, 刘银峰
    2016 (3):  53-60.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08
    摘要 ( 295 )   PDF(1309KB) ( 436 )  
    利用2001-2011年常州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对常州地区霾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州地区年霾日数呈波动变化特征。常州地区11月至翌年1月霾出现较多,夏季霾出现最少;11时霾出现频次最多,14时次之,05时霾出现频次最少。霾发生时高空主要存在两种天气形势,地面存在3种天气形势。有降水出现时,如降水明显,不易出现霾;如降水较弱,可能出现霾,但出现几率较小。大气垂直方向的逆温对霾的出现有重要作用。常州地区霾出现时以2级以下偏东风为主,相对湿度多为41.0%-70.0%。大部分雾日(除雨雾外)基本上均出现霾,有雾霾的转换现象发生。2001-2011年常州地区污染物中CO、PM10浓度与霾关系较密切(2012年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开始PM2.5的监测)。个例分析表明,秸秆焚烧在有利的风向下将污染物输送至下游地区,加上气团的下沉运动使污染物聚集是霾出现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1-2014年丹东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陈凯奇, 张馨月, 李佳芸, 曲姝霖, 冯凯悦, 冷文楠, 张文煜
    2016 (3):  61-70.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09
    摘要 ( 339 )   PDF(1879KB) ( 544 )  
    利用1951-2014年丹东地区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对丹东地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4 a丹东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5℃;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呈非对称增长;平均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冬季下降幅度最大。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减少趋势明显,春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1-2010年塔里木灌区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牛建龙, 葛广华, 王家强, 彭杰, 王煜东, 郝璐
    2016 (3):  71-76.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10
    摘要 ( 340 )   PDF(618KB) ( 284 )  
    利用1961-2010年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逐日蒸发皿蒸发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距平和相关性方法分析了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蒸发皿蒸发量(Pan EvaporationE)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61-2010年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年际波动较大,呈“高-低-高-低”的年代际变化,E整体呈减少的趋势(P<0.01),减少幅度为62.4 mm/10 a,E累积减少了312.0 mm。近50 a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四季蒸发皿蒸发量呈“夏季 > 春季 > 秋季 > 冬季”的时间分布,冬季和夏季E的减少幅度较大(P<0.01),春季E的减少幅度较小(P<0.05),秋季E的减少幅度不明显(P>0.0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E累积减少了81.5 mm、182.5 mm、28.5 mm和198.0 mm。塔里木灌区-阿拉尔垦区年蒸发皿蒸发量减少与平均风速减小和平均相对湿度增大有关,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无关;四季蒸发皿蒸发量减少是由气温升高(降低)、日照时数减少、降水量增加(减少)、平均风速减小和平均相对湿度增大共同造成的,春季、秋季E受气温和日照时数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2-2012年潍坊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征
    高晓梅, 王令军, 王世杰, 韩晓, 王文波, 邱刚, 马守强
    2016 (3):  77-82.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11
    摘要 ( 638 )   PDF(781KB) ( 399 )  
    利用1952-2012年潍坊地区9个气象站的冰雹观测资料和冰雹气象灾害资料,对潍坊地区冰雹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52-2012年潍坊地区大冰雹出现较多,降雹持续时间大于20 min以上的冰雹所占比例最大,灾害相对较重。潍坊发生冰雹天气的局地性较强,地形及地理位置对潍坊地区的局地降雹起很重要的作用。冰雹日数的地理分布与地形相关,呈山区多、平原少的特点。6月是潍坊地区降雹的主要月份,其中6月中旬冰雹出现频率最高。冰雹日数的月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午后14-16时潍坊市降雹概率最大。潍坊市冰雹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并存在显著的16 a和2 a左右的周期变化。1970年是冰雹日数的气候突变年份,自1970年后冰雹发生频率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1974年后尤其显著。潍坊地区冰雹日数与同年份的冷空气活动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冷空气活动指数对潍坊地区的冰雹日数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省皖南山区地闪特征对比分析
    王凯, 朱浩, 鞠晓雨, 邱阳阳, 程向阳
    2016 (3):  83-88.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12
    摘要 ( 197 )   PDF(946KB) ( 368 )  
    利用2011-2013年安徽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皖南山区地闪的发生频次、强度、时间及空间等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安徽省的地闪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皖南山区地闪发生频次占安徽全省地闪发生频次的28.2%,皖南山区地闪的平均密度为3.21(次/km2)·a-1,明显高于安徽全省地闪的平均密度2.51(次/km2)·a-1。安徽全省和皖南山区地闪的主要类型为负地闪,6-9月为皖南山区地闪活动频繁期,此时段的地闪发生频次约占全年地闪发生频次的90.8%。皖南山区地闪活动主要集中出现在午后至傍晚,14-17时为雷电活动最频繁时段,与安徽全省闪电日变化特征基本相同。皖南山区地闪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 kA,在雷电流强度高值区,正地闪比例略增加,皖南山区正地闪平均强度为45 kA,负地闪平均强度为36 kA,均略低于安徽全省的平均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象因子对湖南油茶产量的影响及其产量模型构建
    彭嘉栋, 蒋元华, 廖玉芳, 陈隆升
    2016 (3):  89-94.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13
    摘要 ( 321 )   PDF(517KB) ( 543 )  
    利用2006-2013年湖南省不同县市多块油茶样地的产量资料和同时段近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光照及降水等资料,在对油茶产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不同样地油茶树龄、品种和土壤等对产量影响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并利用气象因子建立了油茶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茶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果实膨大高峰期的降水日数、油脂转化期和积累高峰期的日照时数及花芽成熟期的平均气温,是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利用气象因子构建的油茶产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赵建坤, 李江舟, 杜章留, 王一丁, 张庆忠
    2016 (3):  95-101.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14
    摘要 ( 256 )   PDF(457KB) ( 471 )  
    生物炭比重、表面结构及孔隙状况等特征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结构、水力特征和热性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全面地总结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结构,但对土壤团聚性和水力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生物炭可调节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降低土壤热导率和地表反射率,基于目前关于生物炭对土壤热性质影响的研究较少,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生物炭种类、热解条件及土壤类型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生物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浙江省高速公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顾婷婷, 潘娅英, 骆月珍
    2016 (3):  102-106.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15
    摘要 ( 292 )   PDF(1531KB) ( 519 )  
    本文以高速公路为区划对象,利用2004-2013年浙江省68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及交通事故数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及历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特征3个方面,构建了浙江省高速公路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并对浙江省高速公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行了评估与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浙江省高速公路可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风险5个等级;高风险区路段占浙江省高速公路总长的13.49%,主要分布在杭景新高速建德段、杭瑞高速杭州至临安段、沪渝高速湖州段、申嘉湖高速湖州段、练杭高速德清至余杭段、长深高速杭州市段及湖州至余杭段、杭金衢高速衢州段、诸永高速东阳至磐安段、台金高速缙云段。高速公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区划结果可为公路管理部门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露点温度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许馨尹, 于军琪, 李红莲, 杨柳
    2016 (3):  107-111.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3.016
    摘要 ( 763 )   PDF(665KB) ( 4855 )  
    本文整理了3种计算露点温度的方法,分别为利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直接计算,利用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环境水汽压间接计算,用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大气压计算,并以长春、西安、武汉和广州地区代表站为例,将前两种计算露点温度方法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的露点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露点温度的直接法与间接法均有其优点,当干球温度为0.0-30.0℃且相对湿度为40%-100%时,直接法计算的露点温度与实际观测露点温度的误差主要集中在0.5℃以内,适用于温度高且相对湿度较大的地区;间接法计算的露点温度精度较高,与实际观测露点温度的误差在0.2℃以内,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