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 1673-503X
国内刊号:CN 21-1531/P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10-3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2014年杭州地区一次雨转雪天气过程分析
    李进, 陈练
    2016 (5):  1-9.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01
    摘要 ( 226 )   PDF(13395KB) ( 441 )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降雪加密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4年2月17-19日杭州地区一次雨转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南支槽、700 hPa和850 hPa切变线,配合700 hPa西南急流,为杭州地区此次雨转雪天气过程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抬升和水汽条件;而700 hPa暖湿气流与850 hPa不断增强的东北气流,又为此次雨转雪天气过程提供了上暖下冷的有利层结条件。此次雨雪天气过程水汽通量与降水时段和降水强度对应。整个雨转雪天气过程中对流层均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相对湿度均较大,且降水不同阶段均存在水汽辐合;液态降水时,对流层中低层为水汽辐合层和上升运动层,且中层存在辐散抽吸作用,此配置有利于产生降水;而当降雪时,中低层的水汽辐合与垂直上升速度逐渐减小,此时以中层的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为主。雨雪强度减弱时,水汽辐合也减弱直至消失,且中低层和中层的上升速度均逐渐减弱,在600 hPa附近出现弱下沉运动和相对湿度迅速减小的现象,但中低层一直维持弱的上升运动与较大的相对湿度,直至19日凌晨雨雪过程才结束。由于此次雨转雪天气过程冷空气较弱,地面温度相对较高,因此降水量虽然较大,但积雪率较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引发渤海风暴潮一次江淮气旋北上过程诊断分析
    朱男男, 刘彬贤, 孙密娜, 刘一玮
    2016 (5):  10-17.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02
    摘要 ( 254 )   PDF(7292KB) ( 425 )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3年5月26-28日西南地区一次江淮气旋北上入海减弱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及热力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较强暖平流与青藏高压东北部冷空气促使江淮气旋发展北上,气旋入海后受下游日本海高压阻挡移动缓慢,高空槽与气旋由后倾结构变为前倾结构,槽后负涡度平流和负温度平流是气旋入海后减弱的主要原因。由于气旋移动缓慢,长时间向岸风配合天文高潮位引发了渤海风暴潮。对流层中低层的正温度平流和正涡度平流为江淮气旋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及热力条件,湿位涡可较好的体现江淮气旋在发展过程中绝对涡度和大气稳定度的作用。非绝热加热作用出现在江淮气旋发展和消亡的整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气旋的偏东象限,其对气旋的发展和维持具有一定的贡献。高空急流辐合和引导气流减弱是江淮气旋入海后减弱并缓慢移动的另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高原西南部地区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罗布坚参, 德吉白珍, 次仁朗杰
    2016 (5):  18-24.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03
    摘要 ( 230 )   PDF(2899KB) ( 257 )  
    利用NCEP/NCAR的2.5°×2.5°逐6 h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1月17-19日西藏高原西南部地区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西藏高原西南部地区暴雪天气过程中高纬地区为两槽两脊型,深厚的南支槽、西南急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此次暴雪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暴雪过程气旋性涡度可达15.0×10-5 s-1,低层辐合和中高层辐散有利于产生上升运动,250 hPa附近正散度为3.5×10-5s-1,中高层的强抽吸效应和强上升运动对暴雪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水汽来源为阿拉伯海,水汽通量增加和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说明西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暴雪区输送水汽并辐合;同时,地形的抬升作用有利于水汽凝结,云系接近西藏高原时云顶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明显减小,到达暴雪区上空时TBB为-50℃以下,其中西藏高原西部的普兰地区上空TBB达-60℃以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来源影响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的典型个例分析
    吴庆梅, 刘卓, 张胜军, 李青春
    2016 (5):  25-31.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04
    摘要 ( 248 )   PDF(1983KB) ( 314 )  

    利用京津冀地区80个环境监测站PM2.5浓度的逐时监测资料和常规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3次典型重污染天气过程PM2.5浓度的分布和演变特征,选取PM2.5浓度快速增长时段的风场特征分析外来源对北京地区污染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存在3个PM2.5浓度高值中心,分别位于石家庄-保定、廊坊和唐山地区。北京地区外来源主要来自河北省中南部的石家庄-保定及廊坊一带,主要通过边界层偏南风远距离输送影响北京地区,边界层辐合线和逆温结构加剧了污染物在北京地区的累积。随着静稳时间的增长,PM2.5污染物向燕山和太行山前输送堆积,造成北京地区PM2.5浓度高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北京市郊区PM2.5浓度高于城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天气分型和物理量诊断西北地区东部雷暴预报方法研究
    孔德兵, 汪结华, 尚可政, 叶伟, 赵文婧, 王式功, 杨流贵
    2016 (5):  32-39.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05
    摘要 ( 206 )   PDF(1366KB) ( 432 )  

    利用2008-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169个气象观测站的天气实况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计算的对流参数对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进行了天气分型,并应用分型统计的参数阈值对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进行了试预报。结果表明:2008-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集中出现在5-9月,占雷暴总日数的85.9%;雷暴日发生的天气形势可分为低涡型、低槽型、西北气流型和西南气流型4种。引入天气型强度指数,研究4种雷暴天气型的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天气分型检验表明,天气型自动识别方法可准确的识别雷暴发生的天气形势,且漏报较少。在天气型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雷暴物理量诊断表明,消空效果明显。2008-2012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回代预报的TS评分为54.1%,漏报雷暴日为4 d;2013年雷暴日试预报的TS评分为51.8%,漏报雷暴日为10 d;雷暴日回代预报与试预报的TS评分均超过气候概率,预报效果较理想,可为西北地区东部雷暴天气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地区大暴雨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合成分析
    孙欣, 陈传雷, 梁寒, 杨青, 贺慧, 陆井龙, 赵明
    2016 (5):  40-46.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06
    摘要 ( 265 )   PDF(2159KB) ( 313 )  
    利用1960-2013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60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和物理诊断方法对暴雨发生过程中多个时次的环境场与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大暴雨天气是极地、西风带、副热带及热带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低层冷式切变线带动极地冷空气从偏北路径入侵辽宁地区,西风带短波槽东移使低空急流加强,诱发地面辐合线锋生触发辽宁地区大暴雨。辽宁地区大暴雨的落区、强度与低空急流和冷暖空气的路径、强度密切相关;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是产生强降水的基础,动力抬升条件是降水强度的决定因素。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揭示了辽宁地区大暴雨的共性,可为辽宁地区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鹰厦铁路封锁警戒降水临界值及其概率预报
    彭潇松, 吴凡, 王军胜, 景元书
    2016 (5):  47-51.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07
    摘要 ( 189 )   PDF(779KB) ( 319 )  
    利用2004-2014年鹰厦铁路线的水害资料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鹰厦铁路沿线水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铁路封锁警戒的降水临界值及其概率预报模型。结果表明:2004-2014年鹰厦铁路沿线水害的年际变化差异大且分布不均,铁路水害发生时间集中在汛期,局地性较强;鹰厦铁路封锁警戒的降水临界值为:水害发生前1 h降水量为47 mm、水害发生前24 h降水量为108 mm、连续降水量为228 mm及水害发生前1 h降水量达30 mm且连续降水量达160 mm、水害发生前24 h降水量达100 mm 且连续降水量达160 mm;铁路封锁警戒降水的概率预报模型回报准确率达90.2%。结合铁路封锁警戒降水概率预报模型和警戒降水临界值共同判断降水天气过程是否封锁铁路运营的准确率更高,可为铁路安全运营和高效调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模式对东北三省降水模拟能力评估及预估
    王涛, 王乙舒, 崔妍, 敖雪, 赵春雨, 王颖, 周晓宇, 侯依玲, 刘鸣彦, 顾正强
    2016 (5):  52-60.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08
    摘要 ( 267 )   PDF(2435KB) ( 289 )  

    利用CMIP 5全球气候模式、RegCM 4区域气候模式数据集和中国东北三省162个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评估了CMIP 5和RegCM 4模式对中国东北三省降水的模拟能力,并对RCP 4.5和RCP 8.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东北三省未来降水的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CMIP 5和RegCM 4模式均能较好地模拟东北三省年及四季降水量的变化,可再现东北三省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形势,但模拟的降水中心偏北,模拟的降水强度偏强;两个模式对夏季降水的模拟优于冬季,对冬季降水的模拟存在较大偏差。总体而言,全球气候模式CMIP 5对东北三省降水的模拟结果较好。对东北三省降水量的预估表明,在RCP 4.5和RCP 8.5情景下,全球气候模式CMIP 5预估东北三省年和四季降水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对冬季降水量预估的偏差百分率增幅最大。在RCP 8.5情景下,东北三省降水量增幅显著,预估未来东北三省降水增加量基本呈由南向北逐步递减的分布,降水偏差百分率基本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在RCP 4.5情景下,东北三省降水量增幅较小,预估未来东北三省降水量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降水偏差百分率基本呈由西向东递减的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预测性能对比评估
    李永生, 段春锋, 王莹
    2016 (5):  61-66.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09
    摘要 ( 194 )   PDF(1020KB) ( 339 )  
    基于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4种气候模式对1983-2010年东北地区降水的回报试验结果,利用2011-2014年东北地区业务应用的结果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东北地区172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距平相关系数(ACC)、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和距平符号一致率(Pc)3种定量方法对比评估了4种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EC模式和CFSv 2模式与BCC模式和TCC模式相比,EC模式和CFSv 2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的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预测技巧。从空间上来看,CFSv 2模式各月Pc的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模式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CFSv 2模式对东北地区初夏典型旱涝年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对典型涝年的预测效果优于典型旱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49-2012年影响山东地区热带气旋的特征
    丛春华, 吴炜, 孙莎莎
    2016 (5):  67-73.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0
    摘要 ( 199 )   PDF(2073KB) ( 440 )  
    利用中国热带气旋年鉴统计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1949-2012年影响山东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949-2012年年平均有2个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其中1985年和2012年均有7个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为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最多的年份;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的最早时间为5月,最晚时间为11月,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出现在7-9月;8月影响山东地区的热带气旋最多,占影响山东地区热带气旋总数的46.3%。影响山东地区的热带气旋路径多以抛物线形为主,多数热带气旋在菲律宾附近洋面生成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至中高纬地区转向东北方向移动,个别热带气旋则在高纬地区向西北方向移动深入内陆地区,热带气旋影响山东地区时多处于强度衰减期;登陆山东地区的热带气旋集中分布在鲁东南和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地区。不同路径的热带气旋造成山东地区降水和大风的分布也不同,热带气旋降水多集中出现在山东中东部地区,暴雨的高值区则主要集中出现在鲁东南、山东半岛南部和半岛东部地区。影响山东地区热带气旋的变性率为58.2%,远高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平均变性率,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的特征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1-2012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及其影响因子变化特征
    李辑, 焦敏, 胡春丽, 李菲, 张晓月, 张琪, 王莹, 祝新宇
    2016 (5):  74-83.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1
    摘要 ( 241 )   PDF(3354KB) ( 513 )  
    利用1951-2012年东北地区26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特征量指数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及其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12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年代际转型前后大气环流型差异显著。极涡面积、纬向环流及东北冷涡与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具有一致的年代际突变点,这些环流因子的年代际变化可能是导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年代际突变的原因之一。东北地区夏季气温与主要环流因子的相关关系在时空上均具有显著的年代际转变,东北地区夏季气温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纬向环流及东北冷涡的相关关系表现为年代际增强,东北地区夏季气温与极涡面积的相关关系表现为年代际减弱,这些环流因子对东北地区夏季气温的影响范围和强度也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高温日的日最高气温空间分布特征及改善措施
    姜荣, 魏宁, 陈亮, 李佳璇, 象伟宁
    2016 (5):  84-91.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2
    摘要 ( 261 )   PDF(1593KB) ( 455 )  

    利用2013年7月12日、8月13日、8月29日3个高温日的Landsat OLI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空间回归法评估了上海市高温日的日最高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从气温分区、景观格局和空间自相关3个方面综合分析了3个温区(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的热环境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土地利用数据,着重研究了高温区(日最高气温≥38℃)的分布特征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地表温度、归一化水汽指数和太阳辐射,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可较好的预测上海市高温日的日最高气温(RMSE=1.75℃,R2=0.92),可获得完整的、连续的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布。城市热环境具有非均衡性、多样性和破碎性,且相似的温区斑块具有空间聚集性,上海市低温区(日最高气温<35℃)主要分布在水域和上海南部地区,高温区(日最高气温≥38℃)主要分布在城市或郊区居民区。城市用地将增强城市热环境,水域和植被有助于改善城市热环境,今后可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及增加绿化面积等措施减缓极端高温天气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谱指纹空间变化模式构建及其特征分析
    李家启, 张玉坤, 李艳, 栾健, 周晓东
    2016 (5):  92-98.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3
    摘要 ( 212 )   PDF(1196KB) ( 305 )  
    热谱地图是利用道路的热谱指纹反映不同天气类型冬季夜间道路路面温度空间变化的模式。本文采用热谱地图技术对包茂高速公路桃花源至黑水路段的道路路面状况和2015年冬季(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夜间路面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了桃花源至黑水路段3种天气类型热谱指纹空间变化的模式,并重点分析3种典型天气类型热谱指纹的特征及其相关性、相似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2015年冬季包茂高速公路桃花源至黑水路段不同天气类型的夜间热谱指纹变化幅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路面温度标准差可作为热谱指纹类型划分的重要指标;不同天气类型热谱指纹的相似度较高(0.78-0.92),且各天气类型的热谱指纹高度相关(显著性水平达0.01);相同天气类型热谱指纹的相似度和相关度均高于不同天气类型的热谱指纹。热谱指纹空间变化模式可有效的描述区域路网冬季夜间路面温度的变化,可为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站的规划和冬季道路的管护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热地区街头绿地微气候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吴昌广, 房雅萍, 林姚宇, 马晓阳, 王耀武, 王克桓
    2016 (5):  99-106.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4
    摘要 ( 187 )   PDF(2330KB) ( 679 )  
    基于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深圳市某商业区街头绿地周边的微气候进行了模拟,并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ENVI-met可合理描述研究区微气候环境的空间分布与日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ENVI-met模拟比较了乔木、草坪和水景3类街头绿地的微气候效应,由空气温湿度对比可见,不同类型街头绿地的降温增湿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乔木型绿地降温增湿效果最大,草坪型绿地次之,水景型绿地降温增湿效果最弱,但3类绿地降温增湿效应的日变化和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由地面温度对比可见,乔木型和草坪型街头绿地对邻近路面具有增温效应,而水景型街头绿地对周边所有路面均具有降温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街头绿地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安南郊地区夏季降雨和风对可吸入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的影响
    马启翔, 刘赵梅, 杜利劳
    2016 (5):  107-113.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5
    摘要 ( 208 )   PDF(1289KB) ( 406 )  
    利用2014年5-7月西安南郊地区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30 s分辨率的连续在线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数浓度的观测资料,并结合同期移动式自动气象站的降雨量、风向和风速等气象观测数据,研究西安南郊地区夏季降雨和风对可吸入颗粒物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2014年5-7月西安南郊地区持续性中雨对各粒径段可吸入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均较好,短时持续性中雨可造成粗粒子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增加,持续性小雨对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中粒径较小的组分去除效果不明显,间断性小雨对可吸入颗粒物无去除效果。西安南郊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偏东风,但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偏西方向,2014年5-7月西安南郊地区风速小于3.0 m·s-1以下的低风速出现频率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风速小于5.4 m·s-1时,核膜态颗粒物数浓度随风速增加而增大,其他模态颗粒物数浓度随风速增加而减小;5.5-7.9 m·s-1风速对各模态颗粒物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0-2014年南昌市霾天气气象要素及主要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
    陈翔翔, 胡磊, 彭王敏子, 刘波
    2016 (5):  114-121.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6
    摘要 ( 278 )   PDF(1936KB) ( 373 )  

    利用1960-2014年南昌市国家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和2001-2014年南昌市环境保护部门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法及Eta相关系数法等方法,对南昌市霾天气的气象要素和主要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及霾天气与大气污染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4年南昌市年平均霾日数呈增加的趋势,且秋冬季霾日多,春夏季霾日少。近55 a南昌市霾天气08时地面平均风速为1.6 m·s-1,以东北风为主,较小的地面风速有利于霾天气的产生与发展;08时地面气压主要集中在1010-1025 hPa,平均值为1015.3 hPa;925 hPa温度露点差呈北高南低的分布,南昌市位于低层干舌底部,风由干区吹向南昌地区;925 hPa主导风向为偏东北风,风速主要集中在3.0-8.0 m·s-1,850 hPa风速分布与925 hPa基本一致。南昌地区低层(925 hPa)处于气流辐散区和中层(500 hPa)处于弱槽后部是霾天气形成的有利天气形势;有59.1%、45.3%的霾日于08时和20时在地面至850 hPa之间存在逆温,逆温使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霾天气的发展。南昌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中,PM10、NO2、SO2、PM2.5月平均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12月和1月,最小值均出现在7月和8月,与霾天气的季节分布一致,有霾时各污染物浓度明显比无霾时偏高。由Eta相关分析可知,4种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与霾天气的相关关系由强至弱分别为PM10、PM2.5、NO2和SO2,其中PM10浓度与霾天气的相关系数为0.694,二者为强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PI指数甘肃省河东地区干旱特征分析
    沙莉, 李施, 沙莎, 关雨珊
    2016 (5):  122-130.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7
    摘要 ( 198 )   PDF(3513KB) ( 373 )  
    本文利用1971-2014年甘肃省河东地区32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对河东地区的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全年干旱来说,甘肃省河东地区存在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干旱趋势带,干旱范围呈微弱缩小的趋势;春季和夏季河东大部地区呈变干的趋势,干旱范围分别呈扩大和缩小的趋势;秋季和冬季河东绝大部地区呈变湿的趋势,干旱范围亦呈缩小的趋势。1971-2014年河东地区年平均干旱发生率为30.0%,其中定西中北部和陇南北部、天水中北部等地区为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除冬季干旱发生率呈减小的趋势外,全年及春季、夏季、秋季干旱发生频率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特征;全年干旱多发生在1991-2010年,春季和秋季干旱多发生在1991-2000年,夏季干旱多发生在1971-1980年和2000-2010年,冬季干旱多发生在1971-1980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西地区降水农业满足度与干旱发生规律分析
    马永忠, 黄英华, 刁军, 唐远明
    2016 (5):  131-138.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8
    摘要 ( 258 )   PDF(695KB) ( 349 )  
    利用1960-2014年辽西葫芦岛和朝阳地区9个气象站的气候观测资料,采用积分湿度指标和湿润指数等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辽西地区4-9月农作物生长季降水的变化和降水农业满足度及干旱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960-2014年辽西葫芦岛和朝阳地区4-9月农作物生长季降水呈减少的趋势,其中近20 a岭南沿海地区农作物生长季降水减少8.7%,岭北内陆地区农作物生长季降水减少11.1%,降水减少主要集中在7-9月。近55 a辽西地区农作物生长季湿润指数减小,岭南区K的气候倾向率为-0.023/10 a,岭北区K的气候倾向率为-0.015/10 a;干旱发生频率呈增加的趋势,近20 a岭南区干旱发生频率增加了30.0%,岭北区干旱发生频率增加了25.0%。辽西地区中度和重度干旱存在9-11 a的准周期。近55 a辽西地区农作物生长季降水农业满足度下降,近20 a岭南沿海气候区农作物生长季降水农业满足度下降11.8%,岭北内陆气候区农作物生长季降水农业满足度下降11.2%。辽西葫芦岛和朝阳地农业需水满足度下降是由于降水减少造成的,干旱发生频率增加,对正常农业生产造成威胁。因此,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应气候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应对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站寒潮降温过程强度评估指标及其在乌鲁木齐市的应用
    毛炜峄, 陈颖, 曹兴
    2016 (5):  139-146.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19
    摘要 ( 203 )   PDF(640KB) ( 335 )  
    利用195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乌鲁木齐市日最低气温资料,基于《寒潮等级》标准细化了寒潮降温过程的6项单要素强度指标,基于不同指标对乌鲁木齐市寒潮过程的强度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寒潮降温过程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过程降温幅度或过程最低气温指数为评估指标,乌鲁木齐市冬季寒潮过程强度最大;以过程最大24 h降温幅度指数为评估指标,春季寒潮过程强度最大;以过程最大48 h降温幅度或过程最强气温距平偏低幅度指数为评估指标,秋季寒潮过程强度最大。基于综合强度指数IZ,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最强的寒潮过程出现在1952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春季最强的寒潮过程出现在2003年4月15-16日。近65 a乌鲁木齐市冬季寒潮降温过程强度最大,秋季次之,春季寒潮强度较弱。乌鲁木齐市秋季和冬季最强的10次寒潮过程中,有6次寒潮过程均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但春季最强的10次寒潮过程中,有5次出现在2000年之后。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年寒潮过程发生频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寒潮过程强度也呈显著减弱的趋势,秋季寒潮过程发生频数的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寒潮过程强度自20世纪80年代后略增大,在7个时间段中,2011-2015年春季寒潮过程的平均强度最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Logistic回归蚌埠地区致灾雷电预报研究
    周丽雅, 王凯, 刘倪
    2016 (5):  147-153.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20
    摘要 ( 218 )   PDF(1330KB) ( 454 )  
    利用2007-2013年安徽省闪电定位资料和蚌埠地区雷电灾害资料,选取安徽省蚌埠地区36个致灾雷电样本作为建模样本,采用全球预报系统GFS(Global Forecasting System)模式的强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法建立了蚌埠地区4种类型致灾雷电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CAPE、LFTX和PW共3个参数可作为蚌埠地区致灾雷电预报的指标;建立的4种类型致灾雷电模型的预报效果较好,其中08-14时雷电预报模型的总体预报准确率最高,可达83.00%。当雷电预报模型输出概率偏高且超过0.7时,4种致灾雷电预报模型的预报技巧评分最高,且预报准确率最高,失误率和虚警率较低,预报效果较好。夏季致灾雷电预报模型的整体预报效果较好,平均预报准确率达82.20%,特别是在雷电发生的密集地区,预报出了雷电的高概率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气象要素对植物物候影响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杨扬, 罗贤, 李荣平, 王莹, 温日红, 杨桂娟, 焦敏, 张琪, 张晓月
    2016 (5):  154-159.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21
    摘要 ( 221 )   PDF(509KB) ( 528 )  

    植物物候研究不仅对区域碳收支精确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且对区域气候模式的改进和提高也有重要意义。由于环境因子,特别是气象因子对植物物候的驱动机理尚不明确,基于现有气温升高导致植物展叶提前和枯黄推后的结论,直接线性外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植物生长季延长是不合理的。本文以植物的生活史为线索,归纳控制实验条件下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植物关键发育期的调控机理,揭示植物不同发育期的主导因子,比较控制实验和模型模拟条件下植物物候的光温水控制原理;阐述了植物物候的光温水控制实验结果在植物物候模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根据主导影响因子分类对植物物候进行研究,植物物候期的内在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协同进化关系、环境因子对植物物候期调控的相互补偿作用和程度为未来物候研究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FD模型风能资源模拟应用进展
    陈刚, 李克非, 杨洪斌, 邹旭东, 田广元, 翟晴飞, 胡伟
    2016 (5):  160-164.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22
    摘要 ( 232 )   PDF(445KB) ( 568 )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新增装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均位列世界第一,但风能资源预测研究相对落后,本文对风能资源预测中的流体力学应用进行了综述和探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 Fluid Dynamics,CFD)是风能资源模拟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以CFD在风能资源模拟研究方面的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模型为出发点,从复杂地形三维建模、网格生成、计算模型选取、边界条件设定和流场模拟等方面归纳了基于CFD模型中国风能资源分布模拟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报
    2010-2014年《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李丽光, 王宏博, 赵梓淇, 赵先丽, 陈力强
    2016 (5):  165-168.  doi: 10.3969/j.issn.1673-503X.2016.05.023
    摘要 ( 161 )   PDF(456KB) ( 309 )  
    2010年《气象与环境学报》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文根据2011-2015 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公布的数据,分析了《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评价指标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提高期刊评价指标的途径。结果表明:《气象与环境学报》自成为核心期刊后,稿件数量不断增加,期刊页数逐年增加。期刊核心被引计量指标中,核心总被引频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2010年的330次上升至2014年的856次;核心影响因子和核心他引影响因子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核心影响因子2013年最高,为1.297;2010-2014年核心他引率均超过了0.50。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中的来源文献量由于期刊页数增加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也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基金论文比均超过了0.7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